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增强孩子行为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其实就是孩子成长能力的养成。事实上,这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部分,孩子懂得自控,懂得忍耐,做事有条不紊、毫无疏漏;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能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喜怒哀乐……最终,孩子将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也会使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与自豪。 现在,很多孩子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包办代替。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父母应该努力改正。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要从小抓起。很多研究资料显示,要让孩子很小就学会穿衣服和脱衣服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学会自我管理,这种意识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两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的独立意识。这时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穿得不合父母的意,但是,父母还是应该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地实践。当然,父母不可撒手不管,应该及时教孩子正确地穿衣服和脱衣服的方法•如果父母为了省事,不让孩子动手,孩子一旦形成了依赖的习惯,他就不会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除了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脱衣服之外,父母还应该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形成冷了会添衣服、热了会脱衣服的习惯丨同时,还应该教会孩子自己叠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絹、小袜子等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才是一个好孩子。 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让他们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好方法。父母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个地方,让孩子专门用来放置自己的玩具和物品,让孩子知道这些玩具和物品各有各的“家”,每次用完之后,都应该将这些东西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去。要让孩子明白,收拾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父母偶尔帮帮忙,只是帮忙,应该获得他的感谢。父母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等方式去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和物品等,并且坚持不懈地不断强化,最后使孩子形成习惯。 稍大的孩子,可由家长带领参加自助游,暑期是亲子自助游的最佳时机。尽量由平时对孩子照顾管理较少的一方,单独带孩子出游;而且,家长带孩子出游时,尽量表现得“低能”一些,从而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很多难题都可以与孩子商议着办,比如,去一个景点怎么走才最经济?临行前应准备哪些东西?遇到迷路、超支、旅馆客满、订不到理想的车票应该找谁求助?这样的讨论会把孩子的做事计划性和生活自理能力一点点挖掘出来,他会知道出门要带上地图、帽子、防晒霜、饮用水,还要准备足够的硬币乘坐公交车;他也会知道拍摄所用的胶卷可以在旅馆附近的超市购买,质量有保障、价格还便宜,在景区购买的胶卷要贵很多。 儿童行为分析家们认为,从孩子6岁起,“伙伴”的影响力将逐渐超过家长,而“不教而教”的根本方法,就是利用假期及平时的双休日,给孩子找一个“自我管理力”较强的伙伴,让孩子跟他生活一段时间。注意,在此之前家长切不要突出“榜样”的业绩,而把自家孩子贬得一无是处。这里面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主场效应”——怎样才能使“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孩子受到对方的影响而不是相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孩子当“小主人”,保持自己的“主场影响力”。两个孩子可以在一起安排每一天的生活一几时做功课,几时打球,几时帮忙做家务,几时玩电脑游戏……“自我管理力”较弱的孩子会从伙伴那里学到控制、忍耐与未雨绸缪的本领,比如,打游戏45分钟后一定会关电脑;去打球或游泳之前,一定会拿出雪碧空瓶,从自家的纯净水桶里灌水带去,省下买饮料的钱;下午5点半之前会把干净衣服收好叠起,并擦净地板;开空调4小时后一定会开窗通风,并享受一下“流汗的畅快”。 —般人认为,做家务只是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显然是将做家务的目的狭隘化了,其实,做家务可以帮助孩子确立对其他家庭教育的责任心,使他与长辈有休戚与共的感受,这对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及体察家长的情绪变化有着绝佳的效用。反复做同样的家务:擦地板、拣菜、晾衣服……对孩子的忍耐力也是很好的锻炼。此外,与家长一起做家务也是一项极好的亲子活动。 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要减少对孩子的管理和管制。鼓励孩子自己思考,懂得做事是为了自己的将来;鼓励孩子自己选择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可做可不做,哪些事不该做;鼓励孩子在内容选择的基础上,思考和安排各类事做的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才可以考虑做什么 这时,家长的管理员角色就应转变成观察员和建议员,给孩子一些指导和意见。不要怕孩子犯错,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如果成绩下降了,提醒孩子是否是分配给学习的时间少了,或者需要辅导,让孩子自己调整自己的安排。这样,孩子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基础上,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和理解,要善于在问题发生前解决问题而不要等到问题发生以后。这时,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就真正培养起来了。 孩子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家长应指导他们不断与他人比较,也和自己的过去比较,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不足,最后要达到自己考察自己、自己思考自己、自己解剖自己、自己调节自己、自己战胜自己。如果管理达到了这种境界,即不用别人管束,自己就能调节自己的言行,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便进入了自我管理较成熟、较完美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