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智力”一词首次出现在1990年,由哈佛大学彼得‘萨洛瓦里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两位心理学家提出,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们是:同情和关心他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 1995年,丹尼尔’古尔曼的畅销书《情感智力》使这个概念家喻户晓,而该概念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更使这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小自教室,大到公司董事会,人们无不谈论,即使白宫也不例外。克林顿总统竞选时,在丹佛一家书店作非正式停留时,曾对记者这么说道:“我要把一本非常好的书介绍给你们,她就是《情感智力》,太有意思了,我很喜欢,是希拉里给我的。” 情感智力最初为人们接受,是因为它的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极大的实用性。不久便扩大至其他工作环境,直至所有人际关系和人类行为。研究证明,孩提时代专心听课,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孩子。20年后,同样的情商技能仍能帮助他事业成功,婚姻幸福。 在对美国公司进行的研究中发现,成人阶段与孩子时代并无多大差别,现在的工作环境时常让人回忆起儿时玩耍的场地。对那些数年来一直坚持“人类技能”对公司操作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专家来说,这种说法并不奇怪,但就情商对工作的影响程度这一点而言,仍让他们吃惊不小。比如阿兰-法翰姆在《幸福》杂志上曾介绍过贝尔实验室的一次研究。该研究发现,有些科学家尽管智力和学术水平都不低于成果卓越的同事,但业绩平平。研究者对所有科学家的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科学家们嫌弃和排斥情感和社会技能水平低下的同事,与孩子们在操场上玩游戏时,排斥讨厌鬼或好炫耀的同伴方式极其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在贝尔实验室里,操场变成了电子闲谈室,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聊天,也可以交换专业信息,或就自己遇到的困难咨询同事,这次研究表明,不与人交往或者说由于低情商最终会导致工作成绩一般。 虽然情感智力一词初为人知,但对它的研究却绝非始于近年。过去50年中,有上千次研究试图展现孩子情商的发展过程。不幸的是,几乎所有发现都没能应用到实践中去,仅仅因为没人能够跨越两道鸿沟,一是研究机构太专一的统计模式,二是站在教育前沿的老师与精神健康领域的分野。我们再也不能仅靠直觉和“政治正确性”来培养孩子了。就像医学或其他“硬”科学一样,我们必须凭借整体知识作出有远见的决定,来影响孩子每天的健康。布朗大学的威廉.达蒙教授《道德与孩子》一书前言中就强有力地解释了这一点。 对孩子首先所做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潜力,它可以满足人们提高孩子道德水准的强烈欲望,然而这种潜力没有得到开发。大多数研究不是鲜为人知,便是被当成象牙塔一般的胡言乱语……另一方面,这些研究仍然散见在一些学术期刊或说法不一的学术著作中,形不成气候。 我们再来看看培养孩子社会技能和情感智力的效果,尽管教育者们对是否精神健读问题引人公共教育仍存在分歧,但在过去20年中,在教授社会和情感技能方面已经花费了上亿美元的奖金。1994年关于所有残疾儿童教育的第142号法令,则是首次在立法上提及在幼儿园里进行此类技能教育这是一个里程碑,说明美国的所有孩子无论是否残疾,是否有其他问题.都有权力接受公共教育。而将该法案付诸实施的心理学家和特殊教育者们就成了先驱,把我们所的情商与学习能力和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成功联系起来,大家现在所能看到的涉及各个领域的技能,以及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专门设计的无数方案,正是他们不懈努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来自《你的孩子是天才》 主编:林馥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