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客观事物反应直接、迅速,并极容易动感情。他的情绪不能受到理智和意志的控制。恐惧、发怒、愉快和怜悯等情绪,常常成为他行动的原动力。看见了什么东西,他总想去抢;在玩耍时,领他回家,他就吵闹;不让他从另一个孩子手中抢夺玩具,他竟以撒娇来回答等等。由于感情对理智的优势,使他不能对自己的行动作出公正的评价。 如何解释孩子的冲动呢?儿童的神经系统还未定型,兴奋活动过程对抑制活动过程占优势。为什么有时儿童的行动违反健全理智呢?原因是这儿童正处在他个人的欲望和情绪的支配下。在失掉自己心爱的洋娃娃之后,可能痛哭流涕,从另一个儿童手里夺去玩具,而感到愉快。 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现在还不了解他这样做是欺侮了他的小同伴。此外,他还不知道许多伦理规范以及“好”与“坏”的概念。只要日后开阔了道德视野,累积了日常生活经验,他才能把自己的行动表现和某些道德品行的准则联系起来。原先对发生之事无动于衷,现在却耿耿于怀。过去不能理解、体会的事,现在却能正确地予以理解了。 来自《你的孩子是天才》 主编:林馥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