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幼教日志_

在良渚 和孩子一起遇到美好教育

时间:2013-06-10 11:17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树伟 点击:
分享到:
我理想中的学校要有大大小小的绿色植物,说实话,我不想要盆栽,最好是直接从地上长出来的。这是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801班曹许清向往的校园,也是现实中的安吉路良渚实验学
 

 “我理想中的学校要有大大小小的绿色植物,说实话,我不想要盆栽,最好是直接从地上长出来的。”这是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801班曹许清向往的校园,也是现实中的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的校园,但校长骆玲芳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学生对理想教育的期待。

  她说,我们的教育文化有太多的偏差,作为教育者,我们似乎并没有尽力给孩子提供更美好的教育。

  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坐落在良渚文化村,在很多人眼里,哪怕是在美景如画的江南,这里仍然犹如一个安静的世外桃源。对学生眼里的理想教育,骆玲芳更喜欢称之为“美好教育”,她说,美好教育如同传奇的爱情:让人一见钟情,而且终身不渝。

  骆玲芳是中国长三角“最具影响力校长”之一、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领雁工程导师,荣获浙江省希望工程贡献奖、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人民教育》、《全球教育展望》、《当代教育科学》等刊物以及中央电视台、浙江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学校课程改革的成果。

  她原来是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的校长,现在是她曾经援建的民办学校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的校长。

  在这所充满生机的学校里,骆玲芳和她的同事们所有的努力就是寻找通向美好教育的途径。

  琢玉计划

  从幸福教师开始

  在这所成立仅仅三年的新学校,骆玲芳把教师团队建设作为一切教育的起点,“我们必须是一群身怀教育激情的人,是一群有点理想主义的人”。有时候,教师都会处在某种教育惯性或惰性之中,因此,像如何讲好课这些教育技术层面的东西还不是她首要思考的东西。她需要她的同事们获得一种更为持久的对教育的热爱。在她看来,这看似空泛的东西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学生而言是否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她曾这样描述教师的职业状态:“教师要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做到通透,做到极致,使之气韵生动、人事合一,得以同天地精神相往来,成为心灵的认同和生命的咏叹。”

  她是一位务虚的教育思考者,又是一位务实的教育实践者。为了让她的团队贴近这种理想的状态,她实施着自己的“琢玉工程”,让学校的教师成为幸福的教师。

  她这样理解这个过程:一方面,翡翠很美,但是磨掉包裹翡翠的杂质外层的过程却充满艰辛,成为一个幸福教师并非一路都是舒适惬意的;另一方面,教师幸福与否关系着教育是否健康,关系着通过教师培养的下一代将给这个国家的未来带来什么希望,因此成就幸福教师又是美好教育的题中之义。

  2013年新春伊始,学校就组织了“如何成为一个幸福教师”的学术论坛,邀请了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退休老教师、浙江省1979年首批特级教师朱雪丹和教师们交流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位在老同事印象中“课堂上总是一脸幸福”的老教师给出了幸福的秘诀:要诚心诚意地对孩子,教书育人;不要只是埋头教书,要时时提醒自己育人在先。在骆玲芳看来,这些语重心长的话就是对不良教育生态的纠偏——无论是教育偏向分数还是教育偏向表演和包装。对骆玲芳和她的团队而言,前辈的教诲好比迎头棒喝,令每个人眼前为之一亮。

  在现场,深受触动的杨聪老师发表感言。他说,做一位幸福的教师,我认为就是“简单”两字。杨老师认定,人只有简单才能专注,一生只打算做好一件事情,才会感到自信。这种乔布斯式的对事情纯粹与极致的追求表达了一位教师对从事教育事业的热爱。

  这种乔布斯式的纯粹与专注正是骆玲芳所追求的事业境界。她知道,只有这种自愿打磨掉包裹在教师职业“外壳”中的种种杂念和杂质的教师,才能给孩子美好的未来。

  尊重生命

  我真正过得像孩子

  像这样的种种貌似务虚的引导,加上教师的各种文化社团活动,已经对校园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个安静、甚至有点寂寞的校园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变得安静、心平气和,变得积极、乐观,充满幸福感和对教育的激情。

  学校那本教师自己的刊物《良师》,成为教师精神自修的小阵地。《良师》的执行主编方老师曾是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曾在《中国教育报》、《中小学管理》、《小学语文教师》等报刊上发表过数十篇文章。这位曾在农村中学教书20余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的教师现在成了学校的图书馆长。另一位从公办学校辞职过来的教师这样评价这里无形的校园氛围:“这里所有的人的常态是积极的,学校教育也因此充满了活力与创意,洋溢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比如,既要开设活动,又要确保安全,大家想法开展各种课程,以积极的方式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带领孩子走出教室,欣赏花坛里的春花,观察小路边的蚂蚁,种植和采摘农庄里的蔬菜,让孩子感受到自然界生命的力量。在这里,对生命的尊重,引领着积极的人生。”

  骆玲芳认为,好的教育、好的学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应该充满孩子气,并让每个生活在其中的孩子觉得备受尊重。孩子的想象力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最好的方向。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学会倾听,俯下身子,充满孩子气地去和他们一同想象,并努力实现这些想象中的事情,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

  一位前去参观的当地媒体记者被教室里桌椅的摆放方式感动。在宽大的教室里,孩子们的书桌像七巧板一样拼在一起。孩子才是校园的一切,才是课堂的主角,他们是在为自己 “表演”。

  记者在采访中正好遇到学校的法人代表、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副总陈军参加学校的三周年活动。这位房地产商还是国家一级作家,曾创作过广受读者好评的长篇小说《北大之父蔡元培》,还获过“庄重文文学奖”等文学奖项。他说,“好的学校,一定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地和理想家园”,而“身为教师,要爱得公平和无私,甚至需要莫大的勇气”。

  这所成立仅仅三年的学校,所汇集的人才和达到的思想高度超乎我们的意料。

  骆玲芳期望,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回首当年的时候,他们会说:“在那里,我真正过得像一个孩子,我备受尊重。”

  自然生长

  向美好教育无限靠近

  骆玲芳是热爱户外旅行的人,又是茶艺师,这或许是她性格的两面激情与沉静。只要有时间,她总要到外面,在徒步旅行中清空自己的头脑。她说,短暂地离开教育让她看到现实教育的缺憾和其中蕴含的更多可能性,在路上是她思考教育最好的时间。

  美好教育,这或许不是一个意义清晰和明确的概念,但这种模糊的描述更符合教育的本质。

  骆玲芳说,很多学校的特色教育诸如剪纸、书法、舞蹈等等,相对容易做出特色。这固然很好,但似乎又有缺憾,它们只是教育微观层面上的事情,并不能涵盖教育的全部。或许,这种特色带有某种表演的性质,是面向教育外部人士、家长和社会的张扬。学校是否在这种整齐划一的特色教育中尊重了每个学生个体的兴趣与意志,更是有待思考。

  因此,无论是让孩子亲近自然的亲子庄园的田园实践,还是她正在筹备中的校园花房以及其他种种有特色的活动,无论是教孩子们阅读、写诗、垂钓、下棋、品茶、厨艺,还是教他们凝视新芽初绽和猜谜一般的数学演算……在她看来,这些技能或者知识的获得都不是他们的目的,“我们不以此为特色而自豪,我们也不停留在这里”。这种停留意味着标签式的教育,意味着教育可能陷入一种顾此失彼的状态,陷入简单化而失去生活化。

  在她看来,美好教育是对一种教育不确定性的概括,就像我们面对的每个孩子的种种不确定性一样,是谁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和我们经历了一段美好的历程之后,又将有着怎样的未来一样,具有不确定性。教育的使命就是将这种不确定性努力地推向一种美好的境地,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自然的成长。

  作为同事和家长眼里备受尊重的“老校长”,她和这个新校园才共同成长三年,时间或许并不重要,她更看重短短三年里留下的教育印记。

  从教师的幸福到学生的幸福,从美好校园到美好教育,一切都在渐次铺展,在她的预想与努力中慢慢成长,静静灿烂。骆玲芳和她的团队对教育竭诚的热爱,逐渐积淀为这所新校园沉甸甸的收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