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国王给他的两个儿子一些长短不同的木板,让他们各做一个木桶,并向他们承诺,谁做出的木桶能够装下更多的水,谁就可以继承他的王位。 大儿子为了尽量把自己的木桶做大,做到桶壁最后一条挡板时没有木材了;而小儿子平均地使用了•这些木板,做出了一个看上去桶壁并不很高的木桶。 老国王让两人用自己的桶去装水,结果反而是小儿子并不起眼的木桶装水最多,最终得到了王位。 大道理:好多时候,我们的发展恰恰取决于那块“短木板”,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取长补短,把劣势转变为优势。 木桶法则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捅,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使木同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长度,而是下工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木桶法则告诉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要下工夫狠抓组织的薄弱环节,否则,组织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即取长的目的是为了补短,只取长而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