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成正在读初一,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有时中偏下。他的缺点是从不主动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草率完成,不做认真思考;节假日在家里,心里只有电脑和电视,看起电视、打起电脑游戏来没完没了,父母不叫他离开,他就不会主动起身。学习需要父母强迫,而且刚学习一会儿就认为学了很多。对成程的表现,他的父母一直很头疼。 孩子缺少学习的主动性,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家长的关爱剥夺了孩子的主动性。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平日里家人都围着他们转。学习上,孩子一遇到难题,家长就上阵代劳;生活上,父母担心这、害怕那,不让孩子动手做事。久而久之,孩子也丧失了主动做事的激情。 二是孩子缺乏学习的动力。孩子的学习动力有很多种,如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或孩子对心中梦想、目标的追求,以及恒心和毅力等。而现实是,我们的一些教育方法堵塞了这些动力的源泉。从学习兴趣看,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忙着参加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当孩子玩的天性和权利被剥夺而只能学习时,哪有学习兴趣可言?从学习成就感看,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总是没完没了地批评和指责孩子这不行那不如意,孩子很难得到家长的肯定,自然也体验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了;而恒心和毅力教育,在家长学习成绩至上思想的左右下,早已被忽略了。 三是孩子学习的责任意识被剥夺。当孩子的书或作业忘在家里,家长一接到孩子的求助电话,便放下手上的工作,飞车送来;孩子遇到难题,家长便捋袖上阵;孩子犯了错,家长便主动作检讨。表面上看,这样的家长是好家长,他们关心孩子,但实际上,他们这样做是在帮孩子逃脱学习责任,给了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找家长”的不良暗示,这些做法对孩子责任>已、的培养极为不利。 孩子缺少学习的主动性,无疑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家长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