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对“玩”的不同认识;什么是“玩” 的科学含义;怎样理解“玩”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孩子应该怎样玩;一个怎样的生长环境才是最适宜孩子全面发育的 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发达国家教育理论的消化,反思中 国的教育现状,从中美教育的比较中,进行自己的探索、研究和思考,把“玩”提高到“素质教育的摇篮”的高度来认识。 在美国留学期间,我不但亲身经历过许多美国教育的实例,而且还对一些现代教育科学和有关人类发育过程的论著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用这些理论反思中国的教育现状,从中美教育的比较中,进行了自己的探索研究和思考。在这本书中,我将和读者 就一系列有关“玩”的学问进行探讨。 我想送你一句话:玩的开心的英文:“Havefun!” 历史上,美国的教育思想基本上延续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特征: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实施严格的管教;学校里也实施压抑孩子的教学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家庭的经济收入增多。于是,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变化,引起了人们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再思考。 玩的分类: “玩”,其实是个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孩子玩布娃娃、玩积木,叫做“玩”;幼儿园里老师领着玩 “老鹰捉小鸡”和“丢手絹”的游戏,叫做“玩”;小时候我们玩 “野”的“官兵抓强盗”,叫做“玩”;游泳、打球、爬山,叫做 “玩”;看电视、打电子游戏机、玩电脑,也叫做“玩”;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追追跑跑,还是叫做“玩”。 在成人社会里,逛街被看做“玩”;上公园、下馆子被看做 “玩”,卡拉OK、跳舞被看做“玩”,打牌下棋被看做“玩”;甚 至工作也和“玩”有关,搞电脑的“玩”编程,做老师的和孩子 “玩”,做生意的“玩”钱的游戏…… 分类标准不一样,“玩”的分类也不一样。如果我们根据游戏 时的组织形式、场景气氛进行分类的话,“玩”常常可以分为幻象游戏、现实游戏、自主游戏、组织游戏、粗野游戏、文明游戏等等。由于这里用了 “组织形式”和“场景气氛”两个标准,上述分类就会出现交叉的现象。如,“过家家”既可以是幻象游戏,又可以是自主游戏。但为了阐释得更细致一些,我们还是按这几种类型作分析。 “玩”幻象游戏,在低幼儿童中很普遍。有的孩子爱玩“过家家”,穿着开裆裤却亦真亦幻地扮爸演妈,煞有介事地“煮饭烧菜”,更有甚者还很严肃认真地“喂奶”…… 趴在床上,躲在被子堆后面,和想象中的敌人打得难分难解,这是孩子3岁前最爱玩的“打仗”游戏。问他长大后当什么,他总是一口答道:“连长。” 这些都是典型的幻象游戏。所谓幻象游戏,就是孩子运用想象力、模仿力去编造一个故事,去创造一种情景和气氛,并且在其中扮演一个或数个角色的玩耍方式。 现实游戏是相对于幻象游戏而言的,指那些不是在幻想中进 行的,孩子也不假扮任何角色,而是以自己的本色参与的现实中的玩耍和活动,比如下棋、打扑克、打球,等等。 但是,孩子的游戏常常也可以在半幻象、半现实中进行。我小时候玩“官兵抓强盗”,无论是在“官兵”这一方,还是在“强盗”那一伙,往往我表现的本色要强过扮演的角色。 其实,最有趣的是看孩子玩幻象游戏。当孩子玩的幻象游戏越来越少,或者游戏的幻想成分越来越少,幻象的色彩越来越淡,这就意味着孩子长大了,童真童趣已慢慢bye bye 了。 自主游戏指的是孩子没有任何指导、没有游戏规则、没有控制,自由自在地玩耍的一种状态。比如,课间孩子们在走廊里、在操场上跑跑跳跳、说说笑笑、追追打打;或者放学回家后,几个小伙伴在房前屋后的沙堆上玩沙子,在前门后院的草地里捉蟋蟀,“疯疯癫癫”地追逐萤火虫……都是自主游戏。 有组织的游戏,则往往指那些有成人参与的,有明确目标,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的活动,如球赛、演出、参观动物园等等。 粗野游戏是就孩子玩的时候的行为来定性的。观察孩子的游戏,你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孩子都会不停地打打闹闹、追来追去、推来撞去,不仅用语言互相挑战,有时甚至会拳脚相交。小时候玩的什么“摸头战”、“单脚撞”、摔較、“官兵抓强盗”等都有些粗野。 这种情形很像动物世界里常见的幼年动物间的打闹。几只小老虎滚在一起,又咬又打。谁都知道它们是在一起玩耍、打闹,但是看上去玩得很粗野。孩子间的粗野游戏与这些幼年动物的打闹很有些相似。文明游戏是相对粗野游戏而言的,如下棋、打扑克、弹琴等等。 然而,有许多游戏是介于粗野和文明之间的。比如说足球, 可以玩得很文明,也可以玩得很粗野。甚至打扑克也可以打得很粗野。美式橄榄球、摔跤等,就更难以简单地用粗野还是文明来界定了。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孩子就是孩子 玩的教育在美国》 黄全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