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专家观点_

从孩子的兴趣之中发掘促使他成功的潜质

时间:2014-10-20 09:28来源:英蕊少儿英语网 作者:编辑组 点击:
分享到:
咱家孩子为什么上大学?《中国青年》杂志曾刊登了一封14岁少年的遗书那天 我看电视,见记者采访一个放牛娃。放牛娃说,他的理想是放好牛,然 后卖牛挣钱盖房子,盖了房子娶媳妇
 
咱家孩子为什么上大学?《中国青年》杂志曾刊登了一封14岁少年的遗书那天 我看电视,见记者采访一个放牛娃。放牛娃说,他的理想是放好牛,然 后卖牛挣钱盖房子,盖了房子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孩子,生了孩子再让他放牛。事后,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呢?找个好媳妇。然后呢?生孩子,让他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 最后,他得出结论:“这样的生活没意义,这样的生命没价值。” 于是,在与父母一墙之隔的房间里,这位连续3年都是校级三好学生的优秀少年,服毒自杀了。

我之所以在文章开头就摆出了这份陈年的旧材料,源于读《中国青年报》2002年6月13日发表的《我为何逃出大学》的感受。在这篇文章中,主人公小路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作为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孩子,他非常懂事,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好学生,最后也顺利地考人了重点大学。然而,一年后,他却告诉父母要主动退学,因为依然被压抑的个人兴趣和大学里令人沮丧的学习方式,使他实在无法忍受。事后,虽经父母劝说,他转人了另一所重点大学,但也仅读了一年零三个月,就又一次地离开了。他说:进了大学我才发现犯了一个错误,这里的一切都让我失望。

两个不同的故事,同一个主题:为什么上大学? 14岁的少年说, 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娶一个好媳妇,生一个好孩子,再让好孩子考个好大学,曾经的大学生小路说,是思维的惯性运动,也是为父母的面子和荣耀。然而,他们的答案没有使自己的生活洒满阳光,相反,满天的阴云覆盖了他们的心灵。于是,14岁的少年走上了不归路,曾经的大学生逃离了校园。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呢?我们又为什么要求孩子上大学呢?搜索一下理由,仿佛很多,其中也不乏伟大、高尚之类,但真正放眼现实时,大多数人可能只有一个,即:为上大学而上大学。

于是,年年复年年,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即开始箭上弦、刀出鞘,从重点幼儿园到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一路遍体鳞伤、筋疲力尽地杀将过来,直至金榜题名,方可稍有放松。

这一放松,问题就出来了:目标已然达到,今生更复何求?这样,沮丧、失落、苦闷、空虚、茫然、彷徨等灰色情绪,就渐渐笼罩了大学生的心灵。这种现象在许多大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且以重点大学的优秀学生最为突出。

学习的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但在“为上大学而上大学”的短视目标的引导下,少年自由学习的权利被剥夺了,所谓个性特点、个人兴趣等纯属个人发展需要的东西,也大多不存在了。至于上升到关乎人性尊严、国运兴衰的理想化高度,更只是苍白的口号了。

结果,虽然我们的教育生态越来越恶化,但“教育环保”的呼吁依然无人理睬,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越来越响,但应试教育的鼓乐依然声震四方,虽然大学扩招的比例年年增大,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依然惊心动魄。我不禁担心:长此以往,这种“为上大学而上大学” 的自杀式短视读书目标,会把教育引向何方,会把青少年引向何方?

敎育指南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每一位老师也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考上大学,当然也最好是名牌大学。这是无可非议的,也的确在情理之中。在现实的严酷竞争之下,这样的选择,真的不失为一条很好的、让孩子迅速成才的捷径。

然而,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必须弄明白;否则,我们的一切努力
也许都将白费。关于这个后果,上述两个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实际上,这样的 故事还有很多,毫不夸张地说,它们只是冰山的一角。这个问题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为什么要让孩子上大学?

对此,家长和老师的想法,很可能是统一的,那就是:给孩子的未来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可是,怎么样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显然,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孩子上 好大学,那是很不够的。因为这样一来,类似小路的问题就会出现:由于个人兴趣被压抑,致使他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悲观与失望;再加上不少大学死板的教育模式, 更使他觉得人生没有快乐,也没有了继续奋斗的目标。这样,即便考上了大学,但 依然不能够使孩子顺利打开未来生活的幸福之门。

在我看来,不管孩子能否考上大学,或者能够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作为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人兴趣。

关于这一点,实际上绝大多数家长、老师是明白的,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或者做得不够好,是因为一个习惯性的观念始终在左右着自己,那就是:兴趣能够给孩子带来幸福吗?于是,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兴趣逐渐被压抑,而为上大 学而上大学,成了许多家长、老师的惟一选择。

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家长、老师: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你的孩子来说,你更希望他的人生能够轰轰烈烈呢,还是希望能够快快乐乐?这个选择,可能并不会很难: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度过一生呢?尤其是当这种快乐,建立在人生成功之上时。

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要这样做:

首先,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的兴趣,提升孩子的兴趣,让他的一生能够永远不失去自己的兴趣,并且在这种兴趣中享受人生的快 乐。这样,也许他不能使自己的人生轰轰烈烈,但却一定能快快乐乐。

其次,从孩子的兴趣之中,发掘促使他成功的潜质,然后引导孩子朝这个方向努力,把他的兴趣与他的人生成功结合起来。这样的顺水推舟,将会使舟行的 速度更快,前进的路程也会更远。

事实上,因为有了兴趣的力量在激励着自己,孩子努力的程度与毅力,将会让你刮目相看,而结果也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孩子不再厌烦学习,也不再惧怕压力,更不再拒绝大学生活。来自国际文化出版社 《千万别教坏孩子》 编著:曹保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