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资讯动态_

现在的幼儿为啥缺乏同情心

时间:2014-06-09 09:54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幼儿同情心缺乏的事实,暴露出的是我们相关教育的缺乏,并非表明幼儿没有同情心。实际上,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同情心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小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是早期家庭教养
    幼儿同情心缺乏的事实,暴露出的是我们相关教育的缺乏,并非表明幼儿没有同情心。实际上,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同情心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小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是早期家庭教养和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丁海东

    幼儿缺乏同情心令人担忧

    在幼儿班级的一次教育活动中,一个幼儿起立回答老师的问题,起身时不经意把椅子向后挪动了一些,回答完毕坐下时不小心坐空摔倒在地板上,引得全班幼儿哈哈大笑了起来,完全没有顾及到被摔疼屁股的幼儿的痛苦和处于嘲笑声中的难堪,更没有一个孩子能够主动上前扶起被摔的幼儿。如此一幕,令人不由地担忧孩子同情心的缺乏。

    另据报道,在对某幼儿园幼儿的心理测验中,绝大多数孩子对于将无家可归的小猫置于死地的做法兴趣很浓;对于处于困难中的小朋友,约有一半孩子表示不愿意提供帮助,并编出种种不愿意帮助的理由;对于不小心冒犯了自己的人,超过57%的幼儿决定采取“报复”行动。测试结果使测试者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果:幼儿普遍缺乏同情心、爱心。

    幼儿同情心缺乏的事实,暴露出的是我们相关教育的缺乏,并非表明幼儿没有同情心。实际上,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同情心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及体验,并进而表现为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要,进而见诸行动给予相应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具有同情心的孩子,更能体会他人的情感,更容易产生帮助、抚慰、合作、分享、转让等亲社会行为。同情心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幼儿顺利融入社会、协调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并对于幼儿将来人格的健全与成长具有持续和深远的影响。

    幼儿同情心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证实,儿童的同情心随年龄增长有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在学龄前时期,孩子同情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0-1岁的“感同身受”阶段:1岁前的宝宝,尚不具备真正的同情心。他们往往并不知道哪儿是自己,哪儿是周围的世界。他们会把周围世界的声响和自己发出的声响混为一谈。当听到别人哭时,他还以为是自己在痛苦,也跟着哭起来。这就是婴儿“感同身受”式的同情心,是在没有认知成分参与的情况下,直接把他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二是1-3岁的“尝试安慰”阶段:1岁以后,孩子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能把自己从周围的世界中区分出来,并逐渐产生了真正的同情心,也不再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了,在生活中会观察别人在干什么,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尝试判断别人在想什么,是高兴还是难过,开始学习用各种手段安慰受伤的人,如会对跌倒的小朋友说“不要哭”,会把苹果分给哭泣的小伙伴等。但因认知能力所限,经常用错方法,比如用自己的玩具去安慰因切洋葱而流泪的妈妈,而且一般是对于他亲近的人才最容易引发他的同情心。

    三是3-6岁的“推理式”阶段。3岁后的幼儿阶段,随着感悟和认知能力的完善,幼儿逐渐能够区分他人精神痛苦的不同表现,并开始注意按照他人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此时,幼儿开始能够运用自己的推理能力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行为,会使用更多的线索理解他人情感产生的原因和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幼儿的同情心越来越多地用在正确的时间和对象上。例如,5岁的佳佳和欢欢在家里玩玩具,欢欢不小心碰倒了好不容易搭好的积木,伤心得哭了起来。佳佳见状,拍拍欢欢的背安慰她,并从口袋里拿出糖果分给欢欢,随后两个人重新一起搭积木。

    孩子的同情心在幼儿阶段虽然已有推理式思考的参与,但因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考,同情心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幼儿或者依赖眼前的情境,或者依赖成人描述的情境,离开具体的情境,同情心就很难产生。他们对于跌倒的小朋友产生同情,而对于没有看到的残疾人则很难产生同情体验。所以,在实际情境中,他们依然更容易对亲近和喜爱的人产生同情心。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对因自己的过错而造成他人痛苦比较漠视,却更愿意帮助那些非自己造成痛苦的人。这是因为当成为事件中的一员时,他们更多地陷于自身的情感体验当中,而对其他人的情感较少关注。其实,这也是表明,幼儿同情心的产生和表现受到情境条件的影响很大。

    幼儿时期是同情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在后期伴随逻辑思维的萌芽和社会经验的不断累积,越来越摆脱具体情境的束缚而向着更加理性的方向过渡。对于幼儿阶段同情心进行适宜的教育和引导尤为重要,其效果也会更为明显。幼儿阶段的孩子,对道德规则的学习和掌握,让他们感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知道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安慰受到伤害的同伴,尤其在阅读和听父母讲故事时,表现出强烈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是早期家庭教养和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育实践中,遵循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有效地促进婴幼儿同情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营造充满关爱的良好人际关系,发挥成人榜样示范的作用。彼此充满关爱的人际氛围,是滋养孩子同情心的良好土壤。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幼儿园里,成人都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周围的成人们都彼此保持友好互助、相互理解和相互关心,就会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孩子就会在观察和模仿中,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心情与感受,形成和发展同情心和爱心。

    保护和扶植孩子最初产生的、萌芽状态的同情心表现。孩子最初产生和表现出的同情心萌芽,会很幼稚,也很情绪化。如看到别人哭,他也会哭,或者是看到妈妈生病痛苦的样子,把自己喜欢的糖果送给妈妈,这都是非常值得呵护的同情心萌芽状态,是日后同情心发展的心理基础,成人不仅不能漠然对待,更不能嘲笑或责怪,而要给予充分的呵护、肯定和鼓励。

    利用孩子泛灵化的特点,激发幼儿对于花草树木、小动物的爱心。幼儿具有泛灵化的心理特点,常常认为小狗、小猫、小花小草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因此,年幼的孩子对于小动物、小生命充满了喜爱和关切。有时候他们会对着这些不能说话的小生物自言自语。成人要支持孩子喜欢和关心这些小动物、小生命的情感和兴趣,并借此引导孩子不要攀摘花叶、踩踏小草,不要追打欺负小动物。孩子们对于动植物的喜爱之心,是孩子社会性同情心发展的基础,也是孩子同情心丰富的表现。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随机激发孩子同情心的态度和行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都包含着可以随时激发孩子同情心产生的教育时机。特别是看到有痛苦、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时,都可以唤起孩子对于他人的同情态度及助人行为。比如,当家里有人生病时,要引导孩子感受亲人生病的痛苦,去帮助端一杯水来表示关心;当看到一个小朋友扭伤了脚,成人可以不失时机地给孩子说:“他的脚一定很疼吧!”也可以建议孩子去问问他疼不疼,去扶一扶这个受伤的小朋友。当遇到一个人拎着很多的东西很费劲地爬楼梯时,可以问孩子:“他拎着这么多东西,会不会觉得会很累啊?”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帮这个人拿一些,来减轻别人的负担。

    以谈心的形式,引导孩子感受并表达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情感。成人要有意识地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体验,经常与孩子沟通。最好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时候,可以谈心的形式,询问孩子在这之前因为什么高兴,为什么不高兴,让孩子说心里是怎么想的,让孩子描述和感受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心理需要。同时,成人也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情感,尝试让孩子体验和想象成人的感受。这种成人和孩子谈心式的情绪分享,会有效地促进孩子学会由己推人、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关心别人。

    通过阅读和讲故事,以富有情感性的故事内容引发孩子的同情心。陪孩子阅读图书和讲故事,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最好方式。童话或故事中的内容和情节,会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以及社会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这都会激发起孩子内心世界的情感波澜,唤起孩子们同情弱小、崇尚善良的爱心体验。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引发幼儿对又冷又饿的小女孩的关心和同情。

    鼓励孩子参与游戏,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不同角色的态度和情感。孩子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体验不同角色身份的情感与态度,从而可以跳出自身实际身份的限制,想象和感受他人立场上的情绪情感和行为,促进和引发同情心的产生。如幼儿通过扮演病人、医生、爸爸、妈妈等角色,体验生病的痛苦、医生给病人医治好病的快乐、妈妈照顾好宝宝的辛劳和责任,从而体会到应该同情和帮助有困难的人,要热爱和关心自己的亲人。(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