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个月:对于图书的反应不稳定,常喜欢咬书或拉扯图书, 有时则会安静地看图书。 3〜6个月:开始注意看图书,常抓起书试着放进嘴里。 6〜9个月:会试着翻书,并比较喜欢以前听过的图书。 1岁:有时会争着要看书,主动寻找书上熟悉的物品,喃喃自语像是在念书。 1〜2岁:能够分辨一本书的封面及基本结构,开始辨认书中角色的名字,会主动看图讲述。 国外儿童的研究发现,2〜6岁儿童的阅读行为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 第一阶段看图画,未形成故事。儿童会手指图书中的物品,说出常见的物品名称,并且跳动翻页这个阶段的儿童,从跳动翻页,说出食物名称;到手指图画,述说画面中人物行动;逐步发展 起用口语说图画内容的能力,但是还没有把画面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 第二阶段看图书,形成故事。在这个阶段,儿童从看着图画,断断续续地口头描述片段故事,逐渐过渡到能够从图书中看出故事的连贯性,开始用口语说出与书上部分情节内容相似的故事。 (3) 第三阶段试着看文字。儿童刚开始注意文字,会因过分注意文字而忽略故事;当他们稍微认识几个字以后,在阅读图书时,会念出自己认识的字;而后,他们在阅读时会省略自己不认识的字,用其他认识的字代替或者依靠自己的猜测用其他的字代替; 当他们真正识字后,就能够自己念读书上的字。 有人专门研究了汉语儿童的图画故事书阅读行为的发展,认为汉语儿童的图书阅读与英语儿童有一定的相似性,汉语儿童图书阅读行为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多种行为类别。 (1) 第一阶段儿童先看图书,还未形成完整的故事概念。最初表现为常跳动翻页,说出物体的名称,如手指着图画说“小狗、青蛙”或“这是一只小兔子等。然后会手指图画,述说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如“小白兔哭了,萤火虫送它回家”等。最后表现为能够口头述说故事内容,但故事还缺乏连贯性,而且稍加改编了故事情节。例如有一天,有一只皮皮鼠吃了跳跳糖,它乱蹦乱跳,爸爸妈妈就把它送到医院,把它接回家。过了一会儿,它就睡着了。” (2) 第二阶段。儿童从图画中看出故事的连贯性,能够用口头 语言描述出与书中故事相似的情节,但语言中停顿较多,并伴有 “然后”、“后来”、“还有”等许多连接词。例如:四只皮皮鼠爸爸妈妈说:“晚了,你们该睡觉了。”爸爸妈妈说:“你们闭上眼睛,就会睡着的。”可他们闭上眼睛也睡不着。他们又吃跳跳糖,受伤了。然后爸爸赶忙穿上衣服,把它送到医院,然后妈妈说:“你们赶快睡吧! ”但是爸爸妈妈一走,他们又吃糖了。 (3) 第三阶段儿童开始注意并部分地读出他们认识的字,省略、推测或者寻求一旁的成人念给他听不认识的字,进而能够自我纠正独立完整地阅读,例如:皮皮鼠吃了跳跳糖,乱蹦乱跳,把腿摔断了,爸爸背起皮皮鼠,把它送到医院……来自《0-6岁小儿语言教育》 周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