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数学能够幵发儿童的智力吗?回答是肯定的。数学本身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它对于儿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前面提到,数学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 点就是将具体的问题归结为模式化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的方法 寻求解决。它帮助我们透过具体的、表面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因此,儿童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就是学习一种抽象的思维方法。 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完全不同于其他 的表达方式。比如,文字的语言讲求意义的明了,艺术的语言讲求 意境的深远,而数学的语言则讲求简练和逻辑。数学以简单的符 号代替复杂的事物,以抽象的逻辑推理代替具体的关系。一个简 单的数字“1”或算式“1 + 1 = 2”可以表示许许多多的具体含义,而 “如果<8,8<6,则“<:” 的式子,则完全是在抽象层次上的逻辑推理,隐含了具体事物之间的比较。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同样也给儿童一种抽象逻辑思维的锻炼。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 动思维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同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 芽。即学前儿童(特别是幼儿园阶段)的思维虽然还不能完全摆脱 具体的动作和形象的束缚,但已经开始了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 漫长时期。对于某些具体的问题或情境,儿童已能够用逻辑的方 法进行思考和推理,而且也能概括具体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初步 的抽象。这说明学前儿童已具有发展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可能 性,或者说,他们已具有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 反过来,早期的数学学习又能促进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帮助其思维方式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以儿童学习“数的组成”为例。老师为了让6岁的儿童理解 “5 可以分成几和几”,就请他们尝试把5只苹果分给爷爷和奶奶,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分法。起初,很多儿童都感到为难,因为5只苹果无法平均分配,于是就分给爷爷和奶奶各2只,还剩1只则放在一边。儿童不是考虑自己有没有“把5分成两份”,而是关心自己分得是否公平。显然,他们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数学问题,而是把它当做一个真实的问题。因此就不关心一个数学问题必须遵守的逻辑规则,即“把5分成两份”,既不是把4只苹果分成两份,也不是把5分成3份,更不是追求一种公平或平等。通过成人的引导, 儿童才能慢慢接受这个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来解决问题。 儿童思维的抽象性也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发展起来。同样是“数 的组成”的学习,儿童必须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起初儿童在分5个苹果、5个梨子、5个玩具时,他们把这些具体的操作看成孤立的、不同的事情,而没有看到它们在本质上的共同点。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操作练习以后,儿童突然发现,分5个苹果和分5个梨子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分5”。再以后,只要遇到是分5 个东西,儿童就知道怎样分了。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仅理解了数的组成的抽象含义,而且也发展了初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国内外很多心理与教育的实验和实践都证实,早期的数学教 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初步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可以说,在儿童的早期阶段,没有什么内容比数学更能发展儿童的抽 象逻辑思维。来自《0-6岁小儿数学教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编:张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