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1998年11月18日凌晨,北京14岁的少女马旻在观看流星雨回 家途中,不幸被歹徒杀害。警方经过缜密侦察,终于将残害马旻的犯罪嫌疑人,北京公交公司职工庞德禄捉拿归案。据庞德禄交代,18 日凌晨,他发现观看流星雨的马旻及其堂弟,顿起歹意,自称警察, 以检查马旻及其堂弟的学生证为由,令其堂弟回家取学生证(此地距离马旻家仅约300米八尔后,要马旻随他去派出所。庞德祿将马旻骗至一公司内隐蔽处,用木棍将马旻击昏,对其实施强暴,后见马旻已气绝身亡,就掩藏尸体后逃跑。 这个消息被新闻媒介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人们对惨无人道残杀少女的歹徒,表示极大的愤慨。悲愤之余,在人们头脑里,一直萦绕着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当今社会,应当如何保护我们孩子的人身安全?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需要孩子们适应社会的开放。那么,我们的教育,就需要打破封闭,实行开放。从孩子小时候起,家庭、学校、社会就要创造条件,支持孩子们深人社会,深入自然界, 以社会和自然界为课堂,以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为教材,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在儿童时期,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比较差,活动范围也比较小,有家长或老师带领、照顾,一般说安全还比较容易得到保证。而到了少年期,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也大大扩大,他们极力要摆脱成年人的管束,脱离对成年人的依赖,争取获得独自活动的权利和机会。这种愿望和要求,是合理的,也有利于他们日渐成熟起来,家长和老师应当予以理解和支持。 然而,他们毕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还身单力薄,思想比较单纯幼稚,缺乏判断能力、行为控制能力、抗拒侵害能力,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遇事对美丑、善恶、真假,不能很好地作出判断。 做事单纯从兴趣出发,好冲动,不计后果或不能预料后果;遇到危险或侵害,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无论是从体力上说,还是从经验上来说,他们都处于绝对劣势。而当今的社会生活又比较复杂,社会治安秩序也不尽如人意,威胁、危害未成年人安全的消极社会因素还存在,这不能不增加家长和老师的忧虑和担心。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把孩子们关在学校和家庭的大门之内,总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羽翼之下",使他们与社会生活相隔绝。 为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广泛接触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对孩子的安全、自我保护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中国有句古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虽然世界上的好人还是多数,坏人还是极少数,不能怀疑一切,把不认识的人都看成是坏人,以至于弄得心神不定,草木皆兵。但是,教育孩子头脑复杂点儿,警惕性高一点儿,增强孩子的防范意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