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人格教育通俗来说就是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人,就是要孩子"学会做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教育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又是建立在前三种学习基础之上的一种基本进程,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不论孩子是神童、天才,还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或优裕条件,不论想"养儿防老" 还是"望子成龙",不论是给孩子请家教补课,还是领孩子学钢琴、学艺术,作为父母,要时刻记住: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一条主线,一根主心骨,现在也称"脊梁或教育",是培养孩子成人"。 在当今注重实用和功利的时代,父母考虑孩子学会做人,往往偏重在做有用的人,偏重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正直才是"有用" 的基础,诚实才是道德的基础。"学会做人"先要学会做正直的人。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是要学做正直的人。古代讲"齐家治国"之前,先要"修身",就是先要修身自已,学会做人,而"修身"之前,先要"正心诚意"。通俗来说, "正心"就是要把良心放端正,"诚意"就是要对善有真诚信服,就是"诚实",朱熹认为"诚"就是表里如一,就是表现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 做到这一点应该说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困难的。而没有这一点,其他道德就难以建筑上去。现在流行的"假冒"、"虚伪",都是为了某种目的去讨好别人,而不是展露自身的真实;是表里不一,表胜于里,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正直"只求达到事情本身,"虚伪"都要追求事情本身以外的东西,因此不正直的东西本身就是无用的。 教育专家指出,现代家庭教育,特别是人格教育,首先应尊重孩子,父母和子女应建立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平等的关系;所谓"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关系之中和在关系发展过程之中潜移默化进行的。 子女一出生,就和父母结成一种亲密的关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很多行为都是针对子女的。在每天与父母共同生活,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中,子女逐渐会清楚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双方也会逐步学习调整自已的行为,以适应对方和环境。父母对子女的种种行为归纳起来不外乎"爱"和"管"两类。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父母对孩子的"关系"也不应是一样的,父母应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管的关系需有所变化。在婴儿期,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全身心的,从身体接触到生理心理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怀,这时候的"管",要尽量顺应孩子的状态,而不是适应父母的意思.过去倡导严格定时定量的生活制度的所谓科学育儿,被认为是缺乏人性化,因此也是不科学的。这些孩子长大后,大都成了没有情感的刻板的人。 在幼儿期以后,孩子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这时父母和孩子必须建立起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表现常有许多不同,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管"也应有许多变化。伹有一点必须形成共识,即在孩子的儿童期父母的爱和管必须有利于孩子的独立,有利于孩子成为"独立的主体"。 过去亲子爱的核心是"关怀",现在人本模式的"爱"强调尊重,孩子虽小,父母也要尊重他的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独创潜能, 把孩子当平等的人来看,培养孩子的人性和人的尊严。"管"更强调启发孩子的自主和自觉。因为人性是自由的,任何强制强迫只有一时表面的效果,而且根本不能算是一种"教育",教育的真谛全在于能否启发孩子自主自觉。孩子到了青年期,人格已基本成型,这时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应该像具有深厚友谊的平等相待的朋友。孩子是从父母对他的尊重中,学会尊重父母和他人;也从父母的引导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 常有父母抱怨现在自己是工作忙、活动多,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有充裕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这自然是最理想的。但如果懂得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父母和子女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关系"来衡量家庭教育的质量和状况。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并承完全在于相处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相处和不相处时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状况。 在革命年代里,常有父亲参加革命被捕关在监狱里,和子女只有一月见一次面,每次见面只有几分钟,但由于父母和子女维系着良好的关系,父亲和子女不在一起反而成了一种教育资源。这里又引出父母通过关系进行教育,父母本身必须有良好人格的问题。 在一起生活的"关系"中,子女总是模仿着父母。有的是有意识的模仿,伹很多都是先天本能的模仿,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且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风俗习惯,以及个人性格等。一个儿子酷像父亲,有的并不是遗传,而是模仿。只要父母对子女建立了某种关系,父母的人格对子女就有决定性的影响。所谓父母的以身作则,不是能不能作则,愿不愿作则的问题,而是父母必然成为模仿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