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花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钱买来的玩具,用不了几天,就被孩子弄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此情此景,父母会怎样呢? 有相当数量的父母,轻则批评,重则斥骂,更有甚者,揍孩子几下,以解心头之恨。但父母是否意识到,玩具对成人与孩子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成人习惯性的"求同思维",使他们一拿到玩具便先翻看说明书,然后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去操作,寻求最佳玩法;孩子呢,则要"求异",喜欢凭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自由地选择玩的程序与方法,寻求最快乐的玩法。 换句话说,孩子对玩具的兴趣不仅在于学会如何使用,更重要的是"探究"。从玩的过程中了解玩具为什么会转、为什么会发声、为什么会发光,等等。如果父母一味地限制孩子对玩具的摆弄,或以骂、吓、打的方式对待你那正专心致志地拆装玩具的孩子,那么,你所做的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摧残他的创新意识。 类似的情况,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如果父母与小孩一起外出,父母会发现孩子往往喜欢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地方,还时不时地去踩踩路上的积水。通常,父母会责怪孩子,责怪他不安分地走路,还老是去踩那些不干不净的东西。 然而,父母错了。别以为孩子小,不懂得比较,不懂得选择。心理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实,孩子是带着喜欢观察复杂事物、操作复杂过程的偏爱而出生于世的。所以,对孩子来说,平坦的大路单调乏味,缺乏刺激。相反,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可以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得丰富的感受。不仅如此,孩子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也从中慢慢地扎下了根。 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走自己选择的富于变化的路,孩子的主见与创造性思维或许就这样被父母活生生地从孩子身上推开了去。 心理学家曾经列出了创新个性的20多项特征,其中包括性情开朗、思考问题深思熟虑、不容易受事物左右、对将发生的事有预见性、人际关系好、健谈、能不断提出新想法、好奇心强、对问题敏感、有洞察力、有幽默感、喜爱智力活动、推理能力强、顽强地对待难题、喜欢提出假设、爱好新事物、有灵活应用的能力、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表达有逻辑性、能指导别人的工作、通晓自己活动领域的最新动向、独立性强、喜欢从多种角度看问题,等等。 假如父母将自己的孩子与这些创新个性特点相对照,一定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我的孩子,也具有那么多的创新个性!有人发现,创造性强的人,往往在很多时候表现得像个孩子。这二者的确有许多相通之处。 但为什么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们身上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会慢慢地泯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父母在纟艮多时候对孩子的限制过多了。这不仅磨灭了孩子的创新意识,也使孩子的个性趋于呆板,创新能力难以得到锤炼。 所以,孩子不大敢打破砂锅问到底,是因为父母常常会以"小孩子懂个啥"、"去去去,你没看到爸爸妈妈正忙着吗"等来应付他。 孩子不大会有幽默感,是因为父母常常会以"太出格了"、"别那样不正经"、"油腔滑调的像什么样子"等来打击他。 孩子不大敢去探究,是因为父母常常会以"太危险"、"别弄坏了东西"、"怎么可以这样做"等来阻止他。 孩子不大能独立自主地提出一些新假设、新方法,是因为父母常常会以"这样的思路怎么行"、"教科书上可不是这样说的"来否定他。 虽然创新能力可以一步一步地加以训练,创新个性也可以慢慢地加以培养。但这都需要创新意识为前提。而体现在孩子身上那涌动着的、可贵的创造潜能,正是创新意识产生的本质之所在。 儿童是天生的破坏者,同时也是天生的创造者。家庭是儿童创新意识的土壤。作为父母,要像呵护幼苗成长一样,为孩子创新意识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责任。当有人大声疾呼要重视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有关教育专家认为,这首先得剖析一下究竟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还是父母的心理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从父母这一维度来多做一些宣传、预防与矫治工作;同样,当我们都在认真地思考着孩子们的创新水平为何不如国外儿童时,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问问自己:这,难道仅仅是孩子本身的责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