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挤破脑袋将孩子送进公办幼儿园,有人则只能把孩子送进收费高昂的民办幼儿园。家长们发问:义务教育为什么不能从幼儿园就开始呢?两会期间,委员张连生谈到了这个话题,委员王春雷还对这个问题形成了提案。教育界的一些委员普遍对幼儿园也纳入义务教育的做法持赞同意见,也有委员认为这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和幼儿园教育的发展速度,民办幼儿园不可或缺,它将是促进良性竞争的关键。 现状 公办幼儿园仅占两成 “昆明公办幼儿园数量较少正是导致现在入园难、入园贵的症结所在。”委员张连生认为,昆明的公办幼儿园至少应该占比超过一半,另一小半由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民办幼儿园来承担。 “我刚刚才和教育部门的领导谈到了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张连生说,现在昆明有的家长从孩子一两岁就开始考虑入园问题,然后要经历入园难、入园贵等一系列考验,才能将孩子送进一个较为满意的幼儿园。出现这种问题的症结,就是昆明的公办幼儿园太少了。在张连生的印象里,昆明似乎已经好几年没有增加过公办幼儿园了。 委员王春雷在他的提案《关于推进昆明市学前教育多元化办园的建议》中提到: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12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40所,民办幼儿园887所,公办幼儿园21.3%、民办幼儿园78.7%。可以看出,目前昆明的学前教育主要是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但公办幼儿园影响较大,大家挤破头想进公办幼儿园,出现了入园难的问题。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前期学前教育资源不够,很多边远地区的孩子根本上不了幼儿园,所以为了能让大家都入园,才开始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委员王晓玲说出了其中的关键:就像在人吃饱饭以前,何谈吃得好不好?先解决了幼儿园的数量的问题,下一步就是优质入园的问题。 观点 公办还是民办持两方意见 对于这个问题,委员吴建荣虽觉得能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固然好,“但是现在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家长也愿意投入更多费用送孩子去办学更有特色的民办幼儿园去,这也是现状。” 委员王春雷也在提案中提到,究竟是应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目前也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提倡公退民进,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另一种则倡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 “前些年昆明对学前教育是有些偏差的,公办幼儿园是处于萎缩和被压缩的状态。”委员封海清直言,十八大提出了“教育是公益事业”的说法,国务院也出台了加强学前教育的60条意见,明确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 “学前教育是否能够纳入义务教育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但我相信随着经济发展,学前教育必然会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内,甚至包括高中、大学都应该是义务教育。”委员郭昌奉认为,是否义务该交给市场决定,民办幼儿园的存在能促进良性竞争,但是民办幼儿园过多,就会加重市民的经济负担。 但是,张连生却认为,要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就是需要增加公办幼儿园,而且公办幼儿园的数量要过半!这一大半公办幼儿园要为昆明的孩子提供家长信得过的、学费又平价的服务;而另一小半民办幼儿园,则可以为家长们提供高端的、特色化的、个性化的服务,让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思路 公办民办并举是改革方向 王春雷则认为,昆明市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自主办园,多元发展。未来学前教育办园体制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为此他建议,改革公办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实行自主办园,使一批公办幼儿园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园的学前教育机构。可以在有条件的区域,选择一批有条件、有实力的幼儿园作为“现代学校制度试验园”,实行园务公开,定期向师生、社区、家长报告幼儿园发展规划和教育改革计划的实施情况;实行“阳光收费”并接受财务审计和资产效益评估;授权期满接受全面评估和家长的监督。 委员声音 “一个城市的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的数量,要与这个城市居民的经济状况相适应。” ——委员张连生认为要增加公办幼儿园,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投入。 “这样的状况前些年也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现过,但是最近几年北京和上海政府已经开始以赎买的形式,用比如政府补贴一半或全部购买的方式,将民办幼儿园也转变成公办幼儿园,以扩大公办幼儿园的资源。” ——委员封海清建议昆明也应该学习北京上海的方式。 “慢慢随着经济发展,总有一天,幼儿园也会进入义务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优质的公办幼儿园和个性化的民办幼儿园同步共进,然后通过市场来自然淘汰不优质的幼儿园。” ——委员王晓玲也认为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是趋势,但在目前的状况下,确定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各自的比例多少是不科学的,应该通过市场经济自然淘汰和发展自然抉择。 “对一部分低收入人群和家庭,尤其是处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区域和社群,政府有责任提供并保障他们在教育发展方面的机会和权力。” ——委员王春雷认为一批公办幼儿园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运行,以低收费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