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资讯动态_

农村园如何提升可持续发展力

时间:2013-11-11 15:25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蔡其勇 苏贵民 点击:
分享到:
■蔡其勇 苏贵民 农村幼儿园的数量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半壁江山,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却较为欠缺,这直接伤害的是农村幼儿未来的发展,也将会助长贫穷的代际循环。这一问题需要
     ■蔡其勇 苏贵民

    农村幼儿园的数量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半壁江山,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却较为欠缺,这直接伤害的是农村幼儿未来的发展,也将会助长贫穷的代际循环。这一问题需要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在城乡统筹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完善政策和制度设计,大力提升幼儿园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农村幼儿园真正为幼儿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教育。

    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的是幼儿园能够在较长的时间段内维持一定水平的发展态势和教育质量,而不以大量消耗现有资源和损害幼儿后续发展为代价的能力。

    一所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幼儿园成立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有着明确的办园理念,有着较为充裕的资金保障,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外部发展环境。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看,可将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状态分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两大类。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数量增加迅速,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47.59%。然而农村幼儿园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低,各级政府虽然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可依然没能从整体上思考和解决幼儿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这一局面直接导致农村幼儿园无法给广大农村幼儿提供较高质量的保育和教育,也无法为解决教育公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部分农村幼儿园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多数农村幼儿园虽然在运转,但是这种运转不能提供和维持在一定的教育质量水平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与能力,无法通过整合内外资源来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师资得不到持续提升和更新。农村幼儿园往往很难招收到接受过较高专业学习的学前教师,缺乏培养优秀师资的能力和机制。与城区相比,幼儿教师也缺乏专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幼儿园师资主要以小学转岗教师和社会聘用人员为主,其专业水平总体上无法满足社会和家长的期望。一旦农村幼儿园出现个别优秀的教师,也会被城区的幼儿园以各种方式挖走。可以说,农村幼儿园的师资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无法为农村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经费不足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许多农村幼儿园,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缺乏资金投入;设施设备和玩教具严重不足,无法得到及时维护维修。农村幼儿园的举办者无法拿出也不愿意拿出更多的资金改善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为了降低和控制成本,农村幼儿园大班额现象非常严重,课程与教学中小学化倾向严重。现有的资金投入状况让农村幼儿园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生存状态。

    自身可持续发展意愿不够强烈。农村幼儿园园长或者举办者往往对幼儿园的发展缺少长远规划和打算,认为无论自己多么努力都很难改变目前的现状,很少有人愿意谋划和思考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去积极追求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以保证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更多则是走一步看一步,能不投入就不投入。

    多数农村幼儿园缺乏规范运营。多数农村幼儿园办园的历史都不长,没有较长的办园历史就意味着幼儿园在幼儿保教方面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缺乏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运营的经验,更多的农村幼儿园沦为简单照看孩子的机构。

    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本和外部资源。农村幼儿园的园长、举办者和教师身处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身上携带和积累的社会资本非常有限,与幼儿园以外的智力资源、行政资源、社会服务资源等缺乏深入地沟通与联系,很难为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发展获得大量的外部资源和支持。

    农村幼儿园城市化现象严重。许多农村幼儿园对幼儿园发展的特殊性和自身的比较优势缺乏认识,把城市地区幼儿园的现实状态和发展路径视为提升办园质量的唯一路径,认为只有硬件的高投入才能达到高质量,忽视与城市地区相比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未能在投入和质量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不能立足乡土资源来持续寻求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质量,还让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和园长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农村园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社会因素

    农村幼儿园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的深层次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农村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不合理。维持一定水平的幼儿园教育质量需要长期、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管理形成了属地管理的格局,各级政府投入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资金十分有限,幼儿教育的成本基本由家长承担。由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地域经济发展滞后,家长没有能力负担更多的教育费用来维持高质量的教育,导致农村地区幼儿园缺乏资金投入来改善办学条件。加之,农村地区幼儿园的收费水平往往比较低,所收费用只能用来维持人力资本的开支以及提取作为举办者的利润,这就导致许多幼儿园无力拿出更多资金来改善条件和提高教师的福利等,无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近三年来,这一情况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的加大有所好转。

    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农村现有质量较好的幼儿教育资源基本集中在乡镇中心幼儿园,一般一个乡镇也就一个中心幼儿园,这就导致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和趋势上高度集中。而且中心幼儿园在持续吸引比较优质的资源方面比其他任何邻近的幼儿园都有优势。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只能让一部分农村幼儿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不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向广大民办幼儿园和村一级的教学班(点)扩散,其结果只有乡镇中心幼儿园才具有较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其他幼儿园(班、教学点)在竞争和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这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幼儿受教育权利的保障。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离不开顶层设计

    根据上述对农村幼儿园欠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因分析,为加快发展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应重视政策和制度设计,推进农村各类幼儿园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建好农村乡镇示范幼儿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求“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

    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也出台了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行动计划,加大经费投入支持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发展,希望实现城乡学前教育的统筹发展。

    其实乡镇中心幼儿园还应该扶持、带动和辐射其他农村民办幼儿园,可以采用集团化办学、托管办学、捆绑帮扶等策略,充分用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现有的优质资源,让他们能够在提升当地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方面做出贡献。

    设立幼教特岗职位吸引优秀师资。为了增加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可以尝试在一些质量薄弱的农村幼儿园或者偏远的教学点设立特岗幼儿教师职位,用高于城市地区幼儿园教师平均收入的待遇吸引优秀人力资源来服务当地的学前教育事业,为当地幼儿园输送新鲜、优秀的学前教育师资,促进农村幼儿园可持续健康发展。

    以质量标准引导民办园优胜劣汰。国外经验表明,通过质量标准来引导和规范幼儿园的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地方政府需要结合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制定出具有地方文化适宜性的农村幼儿园质量标准,用质量标准来提高准入门槛,让民办幼儿园明白努力的方向,并实现农村学前教育的优胜劣汰。

    增加对贫困线下幼儿和家庭的救济。农村地区贫困家庭数量比较多,为了保证这些幼儿接受较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权利,就需要各级政府完善救助政策,通过发放全额保育费的教育券、营养补助、解决贫困幼儿父母的就业等途径来救助身处贫困家庭的幼儿,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并为其子女提供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均等机会。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