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高考英语改革昨日引发热议,不少当年深受英语“毒害”的网友纷纷追忆起那些年疯狂学英语的往事。今年5月,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电影在国内上映。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真实展现了那个年代中国的“英语热”和“出国热”,引起很多观众的共鸣。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英语热”的兴起源于改革开放的需求,“中国要走出国门,必须先过语言关,因此国家亟需培养一批英语人才。”因此,教育部门逐渐把英语纳入高考必考科目之一。 从1979年到1983年,高校入学考试中英语成绩分别按10%、30%、50%、70%和100%记入总分,逐年增加。这样一来,英语便被提升到了跟语文、数学同样的位置,于是老百姓有了学习英语的需要。很快,大家学习英语的热情迅速高涨起来,形成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长盛不衰的英语学习热潮。 为了检验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1987年和1989年先后开考,考试成绩直接与学位证书挂钩。后来,职称评定也要考英语。与此同时,“出国热”也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而出国的第一关便是通过国外的托福、雅思、GRE等英语考试。 最后,为了升学、拿学位、评职称、出国等诸多原因,所有人都不得不学英语,“英语热”也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持续最久的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