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该不该学英语?高考要不要考英语?近日,有关英语教育的话题再次引发社会热议。记者近日采访北京部分一线英语教师和区县教研专家了解到,大多数认为英语教学以及考试需要改革,但应当通过更加科学、理性的方式去调查研究,然后再做出最适合首都学生发展特点的决定。 立足北京 英语地位难撼动 近日,网络热传江苏省高考方案将作出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语文、数学以及文理“小综合”,而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另一边,教育部前发言人、现任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微博中多次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引起广泛讨论。此前,有媒体报道,虽然我国的“英语热”持续多年热度仍旧有增不减,英语学习更是逐步走向低龄化,但据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所有学英语或其他外语的人中,真正能学会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流利表达、无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也不会超过5%。这样的结果无疑和“英语热”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看来,英语同语文、数学并肩的地位或许真的有可能被撼动。 然而,部分老师和教育专家则认为,立足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英语学习已经不再是为了考试,而是出于很多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英语薄弱极有可能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英语的地位对北京的学生而言其实很难动摇,因此单纯地提出要取消英语并不现实。 英语教学变革 方法更加多元 既然对于北京的学生而言,英语的地位难以撼动,那么究竟该如何让学生的英语不再停留在试卷上,而真正发展成为“能沟通”的语言工具呢? 北京十二中英语教师蒋炎富告诉记者,其实在十二中,早已告别了传统的“死记硬背”学英语的时代。学生学习英语除了注重其工具性以外还应当注重这门语言文化中的人文性。学生在高一、高二期间主要以阅读英文读物为主,并要撰写英文读书报告,并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心得、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英语的听说读写均有涉及,但学生就不会感到是为了考试服务。蒋老师的一位学生甚至出于兴趣自发地开始阅读原版的《西方哲学》这样的原版英文书籍,也有很多学生去阅读英文原版小说。 同样的,北京市十一学校也在课堂上以原版读物阅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此外,十一学校还开设了高级写作、翻译等英语选修课,为有不同需求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 考试改革 应基于科学论证 对于英语在高考中的改革,老师一致认为高考英语应当进行改革。十一学校英语教师房立心告诉记者,他认为高考英语其实可以向着社会化和等级考试的方向进行改革。例如,在高考填报志愿中,专业对英语要求高的可以要求英语成绩高一些,相对的如果对英语要求较低的专业就可以降低英语成绩门槛甚至是不考核英语,不同专业对应不同的英语等级。教育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所以考核评价方式也理应更加多样化。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院长李燕玲认为,对于英语教学的改革,她希望有关研究部门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科研报告,告诉大家究竟孩子在什么阶段学习英语是合适的,根据科学的调研报告结果再来对小学该不该取消英语这样的问题作出判断。此外,英语是否成为冲击语文教学的原因,这也应当经过科学的论证后才能得出结论。 对于高考英语的改革,李院长表示,其实对于西城区这样城区而言,英语学习对学生并不会形成过大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不少家长出于孩子未来求学的考虑,希望孩子能够在中学阶段学好英语。然而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校来说,在没有良好的师资和语言环境的支持下,要和城市里的孩子共同竞争的确有失公平。因此她认为,高考英语的改革一方面应当减少地域间的学习条件上的差异,为偏远地区的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国家在制定有关招生政策方面,也应当考虑到地域的差异,在分值上酌情调整英语成绩所占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