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美国的方老师》的新浪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跟随美国教育代表团访问中国,刚到,来接机的,除了教育部官员外,就是当地的导游了。
导游的英语说得很流利,但是口音非常重,而且,很简单的事情,应该是重复过几百遍几千遍的东西了吧,都错漏百出。她自己也知道,所以,重要的资讯,比如明天什么时候起床,明天的日程是什么等,都重复好几遍。即便如此,很多老美都听不懂,要悄悄问我一遍才肯定。
去年去中国,那两个导游的英语说得跟美国人没两样,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团里面的老美都非常佩服。没想到年轻的导游反而说不好。
在研讨会上,美国人都知道了中国的英语热,热到何种程度。奇怪的是,我们到了传统上不属于对外开放的城市,虽然那边也有英语热,但显然跟大家的印象有点差距。当地让负责对外交流的官员来接待,并担任翻译;还把当地重点中学的最好的英语老师都请来陪同并翻译了。结果,在参观当地的一些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的时候,古迹的解说员只会说中文;而接待陪同的翻译们无法翻译了。这并不怪他们,因为诸如“四大名著”,“八一南昌起义”,“科举”,“金榜题名”,“户部,吏部,礼部,刑部....。。“,“青天大人”,“惊堂木”,“窦娥冤”,“忠臣”,“奸臣”,“辨奸树”,“马兰头炒香干”,这样的词汇,并不是一般的翻译能把词语还有背后的历史准确地翻译出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当地旅游部门不找人把解说词翻译成外语,起码翻译成英语,让解说员背熟,以能接待外国游客呢?
结果,在参观古迹古城的时候,我拿着导游的麦克风,客串了一天翻译。在一座古宅,导游跟大家说“几进”的风水原因,八卦中气的流向如何,还有门槛为什么要建那么高。她不习惯那种说一句,让别人翻译一句的方式(因为她的解说词也是背下来的,而且要带着感情地背诵,假如一句句说,就连不起来了),常常是说了一段,才让我翻一段。有一个当地旅游职中的老师刚好带着一群学生在实习如何当导游,在旁边跟学生们看了半天,然后就对学生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跟这位导游叔叔一样,可以用流利的英语向外国朋友介绍咱们家乡的文化遗产!”
在交流的时候,老师们说,学生学的英语是用来考试的,不能对话;更加不能翻译。 美国人问:那么,中国那么多人,花那么多时间来学英语,连考古汉语博士生都要英语六级过关,究竟你们要求学生掌握多少个英语单词呢?
“大学毕业的学生,起码要掌握五千到六千个英语词汇,才能考四级过关吧。”
“还不到一万个英语词汇?”几位美国小学老师大吃一惊。“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学生竟然还掌握不了一万个英语词汇?我们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都不止一万的词汇量了吧?虽说在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英语环境,但是,毕竟学了十几年啊!每年记一千个单词,十二年也记得一万两千了吧?怎么才五六千?这效率也太低了吧?”
“效率那么低的英语教育,为什么还要学生学那么长时间?像我们美国,高中四年,学生学外语也不过一两年,学三四年的都很少。把时间节约下来,多学点别的,不好吗?”
“既然中国人那么重视英语,高考[微博]要考,中考[微博]要考,研究生要考,工作也要考,还有只存在于英语国家的英语等级考试(四级六级等),为什么不把英语立法定为官方第二语言?就像印度,新加坡,香港他们,让沉浸式教学法可以用最有效率的办法教会学生;同时,也让社会迅速出现一个英语的环境?加拿大人的法语沉浸双语教育那么成功,很大的原因是法语是他们的官方第二语言。为什么中国不学习他们的做法呢?”
“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新东方的老总会成为全世界最有钱的老师了。”
“明白有什么用?精英们的英语好,新东方帮他们考好托福[微博],然后他们全跑到美国。让英语不好的,没法去美国的所有人,都陪着他们浪费自己的生命。” 这些美国人到底是搞教育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 |
本文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