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被文字包围的时代:从短信到微博,从大幅户外广告到促销员手中发不完的传单。这又是一个放逐文字的时代:标准字体像工业品一样从印刷机和LED屏上流淌出来,笔墨和文字的天然姻缘被效率拦腰截断。 不止一个人感觉到汉语面临书写时代隐退的尴尬。许多人对自己汉语水准要求不高:认识常用字,够用就行,在网络上,很多表达将错就错,甚至很多人热衷“另类表达”,“怎么”写成“肿么”等,那些并不重视汉语规范的“白字先生”不以为错反以为尚。 为振兴汉语,人们想过很多办法。早在“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上,作家王蒙就呼吁,全球华人开展一场汉语保卫战;2010年,《光明日报》曾推出系列报道,倡导“手写汉字”风气……近日,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以拯救汉语。 应当看到,汉语在当代遭遇的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起争议,现在最缺的是行动。正如电视节目《汉字英雄》的热播所反映的,社会有振兴汉语、传承传统文化的渴望,问题是相关文化产品、活动,教育资源分配、政策引导等都十分滞后。毋庸置疑,保护汉语,是保护我们的文化之根;如果认同,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毫不夸张地说,保护汉语也是一项最基本的民生工程。 媒体观点 “救救汉语”未必非要取消英语 实际上,小学开设英语课和汉语教育被弱化并不具有直接相关性,没必要混为一谈。如果说英语课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那么这个理由同样可用之于数学、德育等课程。 我们该抛弃的是把英语纳入应试教育体制的做法,而不是彻底放弃学习英语。让人感到纳闷的是,时下有些人简单地把英语教育与汉语教育乃至于国学传统对立起来,认为学英语就是崇洋媚外,抵制英语就是抵御西方文化侵略。倘若按照这种狭隘思维去看待英语教育,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北京青年报》 小学“英语”热亟须降温 如今,在很多地方小学教育内容中,英语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语文和数学。“英语热”不仅消耗大量教育资源,更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在小学生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的前提下,过多英语知识的灌输不仅违背教育的科学性,更是违背孩子天性。 因此,小学英语教育的“畸形热”亟须降温,但是英语课仍旧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所以,对小学英语教育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降低笔试难度,甚至取消小学英语考试,降低课时量,加大口语教育,等等。红网微言不耸听 没必要每个人都学英语 @凯旋而归:英语不该是一把钥匙, 非得有它才能打开社会之门,它只该是一种手机款式,哪怕它像 iPhone 5s一样高大,也得允许不想用它的人,只买1000多元的智能机。 保护汉语请向应试开刀 @梅丽天使: 取消英语不可取,但如果把英语作为一门不考试、不做分数的学科来学,我想小朋友学英语的兴趣就会高许多,英语、语文都是交流的工具,如果把交流的工具给孩子当做学问、当做高深的科研来学习,我想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觉得语文、英语是有趣的。 保护汉语多学经典 @日月星辰: 需要强化国人汉语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要从源头上多读一些文言文。文言文的简洁和工整,不是白话文可比的,学好文言文,白话文也能说得漂亮得多。 学问无国界不必厚此薄彼 @吴祚来: (取消英语)是救孩子吗?救孩子,就得多让孩子们快乐,多从孩子健康成长着想,欧美有非常先进的理论与教育体系、方式,出版社应该致力于普及当代教育理论与知识。美国人从来不讲国学,人类的学问才是孩子们应该学习的东西,学问无国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