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田是一个刚满3岁的男孩。别看他年龄不大,脾气可不小,刚上幼儿园一个月,已经被老师请过4次家长了。第一次,他身边的一个小女孩比她早分到一个苹果,他马上抢过来咬了一口,女孩被吓得哇哇大哭。第二次,排队小便时,他嫌前边的小男孩太慢,就用手推搡那个男孩,结果那男孩尿湿了裤子。第三次,老师让小朋友们轮流唱儿歌,没等第二个小朋友唱完,他就等得不耐烦了,放开嗓门自顾自唱了起来。第四次,老师让他把几块积木摆放整齐,他竟将桌上所有玩具统统弄到地上…… 在老师的建议下,田田接受了智力测试和多动症检查,但并未发现异常。田田妈妈很困惑,她说,田田在家也是个急性子,想要的东西必须马上得到,否则不是没完没了地哭闹就是满地打滚。所以,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全家都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满足。 “孩子要什么,家长马上给什么”,对孩子的种种欲望给予即时满足,这是许多家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长此以往,孩子便产生一种错觉:想要的就能立即得到。可以想象,当孩子以这种思维定式步入社会,来自各方面的打击、挫折便会接踵而至。发泄、气恼、急躁、焦虑、愤怒、攻击等相关负性情绪也会如影随形、不离左右。 美国心理学家瓦特· 米伽尔曾经对斯坦福大学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过著名的糖果试验:延迟满足试验。那些4岁的孩子在试验中面临着两种选择:老师在出去前,把一堆糖果放在孩子们面前,然后告诉孩子们,如果等他回来,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如果不愿等,就只能拿一块,但立刻就可以拿到。十几年后,研究者发现,那些耐心等待的儿童中学毕业后,在社会适应能力、自信、处理人际关系、面对挫折、积极迎接挑战、不轻言放弃等心理素质方面,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儿童。 人类欲望的满足可以分为几种: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而好的早期教育总是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是愚蠢的行为,°超量满足则是浪费的举动。 但是,许多家长总是处在给孩子“即时满足”的状态。他们总是认为,孩子还小,现在生活条件又比较髙,没必要苦着孩子,因此孩子有需要就一定要满足他。然而做父母的也不要忽略,经常的即时满足对孩子是无益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 首先,经常给孩子“即时满足”,容易形成孩子急矂的性格。孩子想要什么,家长马上就给,经常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家长的动作稍慢一点,孩子就会大呼小叫,性格急躁,缺乏耐心,今后做事情也容易有始无终。 其次,“即时满足”难以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孩子想要玩具,妈妈马上给买了,孩子想吃肯德基,妈妈马上带他去;孩子想去游乐园,妈妈也马上带他去。所有的东西,都这么轻而易举地得到,孩子就不会珍惜,也感受不到幸福,反而会觉得这是应该的。 有些孩子的玩具箱里放着几十件玩具,但对哪件玩具都是玩几天就扔一边了,有时还把玩具乱扔、乱摔,对玩具一点都不爱惜。如果这是一件等了几天,甚至是一个星期按时去幼儿园才得到的礼物,他还会如此不爱惜吗? 从长远来看,在现实社会中,习惯性行为在一个人事业成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等待是一种能控制自我的行为习惯,学会适时等待,有时可以使人把握住更好的时机。而“延迟满足”就可以从小锻炼孩子的这种能力。从小让孩子有一点挫折感,让他学会等待,就能逐渐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懂得珍惜身边的所有。长大后,这种品质也会在他的生活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专家认为,家长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年纪、能力及脾气秉性,并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本身也是急性子,就很难去训练孩子的耐性。因此,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力求做个耐心的典范。 也可以在孩子等待的时间里做点其他事,比如妈妈接电话时,让孩子安静1分钟。如果孩子能安安静静等待这1分钟,妈妈应该表扬他:“宝宝真有耐心,能在妈妈说话的时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等待,那么接下来的1分钟可以不理会他,并且向他说明为什么。这样做,需要父母硬起心肠,不然训练将会前功尽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