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而勿溺,严而有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指出:“父母的必须明白爱小孩的方法。”他认为:“做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可是爱的方法很容易弄错。”父母爱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但常常容易走极端,或则爱得过了头,变成溺爱,或则严得过了头,从而疏远了孩子。 溺爱是盲目的不清醒的爱,父母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孩子,对孩子的种种要求,不管是合理、不合理的,都是有求必应,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在家庭中,孩子不是受教育者,而是成了支配者、指挥者。一个孩子说:“我在家里简直像个自由运转的小太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听我指挥。” 娇生惯养的孩子其实是最不幸的,苏姆林斯基说:“因为他们之所以能饱食终日,完全是仰仗别人。坐享其成使他们失去了正确观察世界的机会;而这就意味着失去了人的真正幸福。”他们从小就认为父母给他们的一切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们很少能体会到父母的爱,也没想到对爱付出任何回报。他们既不习惯于付出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对'自己也提不出什么要求,因为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父母严格要求的声音。结果他们就会形成任性、缺乏责任感、消极依赖、没有耐性等性格弱点,马卡连柯说:“成为无骨气的意志薄弱和毫无用处的人们。”“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 如果说溺爱能使人变得孱弱,那么严厉会使人受到压抑变得冷酷无情。经常受家长专横管制和严厉训斥的孩子,常会因满足不了家长的要求而产生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情绪,他们或者逆来顺受,消极自卑,或者胆怯冷漠,怀着敌意对抗以求解脱。 古人云:“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溺爱和过严的教育都不能造就一个健康的具有独立人格的孩子。要避免这两种极端,就要寻找一个恰当尺度一一爱而不溺,严而有格。 我们爱孩子就不能任感情奔泻而失去理智,要掌握适度。爱孩子就要严格要求孩子,爱和严是辨证的统一,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严就没有教育,就没有对孩子真正的爱或尊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我的基本原则一一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要掌握适度的爱、理智的爱,家长首先就要战胜自己,克鲁普斯卡娅有一句名言:“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我们这一代父母身上压着两副重担,一是自己要学,二是自己要教,这是两副非担不可的担子。这也许并不容易,但为了孩子,我们要努力去做。 来自《你的孩子是天才》 主编:林馥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