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资讯动态_

幼儿教师的研究选题从哪里来

时间:2013-06-24 09:44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王晓芬 点击:
分享到:
开展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选题。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好的选题应该从孩子的心灵出发,以解读孩子、促进孩子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教师与孩子的共同生活就是最好的选题来
  开展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选题。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好的选题应该从孩子的心灵出发,以解读孩子、促进孩子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教师与孩子的共同生活就是最好的选题来源。从孩子的心灵出发,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认真的筛选、专业化的加工和转化,就可以生成许多有价值的选题。这样的选题贴近孩子、贴近实践,可以让教师更了解孩子,也能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孩子具体的心理需求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会根据教育目的和计划,加上自己对孩子的了解,设定各项活动。然而,有时会因此忽略孩子的独特世界。从幼儿视角切入,往往会让教师发现许多神奇、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也正是当下学前教育需要回归孩子世界、回归孩子心灵的努力方向。

  比如,区域游戏时的两个情景引起了A教师的思考:一天,丫丫在玩理发店游戏,她等待着小朋友们来理发。A老师来到理发店:“请问可以理发吗?”丫丫兴致立即高涨起来,忙着洗头、剪发、吹风。两天后,丫丫选择了娃娃家游戏,她做娃娃,丁丁做爸爸,圆圆做妈妈。这吸引了A老师:“我们一起玩吧?”孩子们却不愿意。

  为什么同样的参与,孩子的反馈不同?孩子的想法是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参与?教师如何才能理解和回应孩子的需求?带着这些疑惑,一方面,A老师开始了更具体的观察,他详细记录了孩子们的具体情境、对话、活动过程;另一方面,他翻阅了自己曾写过的观察记录、查阅文献。在记录了两个星期后,A老师感觉到,游戏种类、情景不同、介入方式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而核心的问题是,教师是否真正地进入幼儿的心灵,体察他们的精神活动,在每一个具体情境下,都能够深入、细致地了解孩子,并给与灵活的回应。他开始更有目的地查阅资料,并查看有关教育科研方法和观察记录的书,这为他最后确立《角色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时机》这一课题和真正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班级中“特别的”孩子

  在教育实践中,老师们会遇到一些“特别的”孩子,他们往往与同龄儿童存在较大的差别。他们或许太调皮、过于任性、攻击性强、进餐缓慢、动作发展迟缓、语言落后,或许在文学创编、表现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表现异常优秀,或许患有特殊的疾病。这些儿童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了他的成长、如何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教育,无疑都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对待这些儿童的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经验(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也是值得老师们去总结的。

  如B教师发现,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加上本园位于城乡结合部,园内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逐年递增。老师们普遍认为,这些儿童自理能力强、运动能力发展良好,但行为习惯养成不足,特别是在生活卫生习惯上,让老师们感到苦恼。B老师发现,尽管如此,但也有少量的流动儿童在生活卫生、文明礼貌、学习习惯等方面表现良好。于是,他想到:选择这些儿童作为个案进行深入探讨,观察、记录其良好行为习惯的表现,重点分析其习惯养成的原因,可以从中寻找到对其他外来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有所帮助的培养策略和方法。

  有了这一想法后,B老师先和同事交流自己的思考,大家认同他的这些感受,还一起回顾了身边这类孩子的表现,总结了各自的思考。带着这些经验性的认识,B老师查阅文献,他先搜索和下载了百度、谷歌、各级各类教育网和学前教育网中的相关文献,他发现这些网站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不强,文献非常零散。之后,他找到了正在高校读书的表妹,麻烦她在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方正数据库、超星图书馆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下载了文献。B老师还购买了有关流动儿童研究和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书籍。拿到这些文献后,他细细研读,发现目前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对于3-6岁流动儿童的研究极少,更无对某些个案儿童进行深入关注的研究,这说明这一选题有新意。B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搜集相关资料,确立了《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流动儿童的个案研究》这一课题。

  活动中遭遇的两难情境

  所谓“教无定法”,不少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会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两难情境。尤其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面对真实的教育环境和活生生的教育对象,在运用以往学过的理论时,可能会遇到理论和实践的冲突问题。其实,及时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是产生研究选题的途径之一。

  比如,C老师发现,尽管在幼儿园未专门进行识字教育,但因为家庭教育、幼儿个人因素的影响,同一班级内幼儿的识字量存在显著的不同。在阅读活动中,识字多的孩子嚷着“我都认识、老师快读快读”、识字少的孩子还在观察着图画,老师不知如何处理……这样的两难情境促使C老师想到:早期阅读对儿童发展极为重要,那幼儿识字量的多少与早期阅读是否相关?不同识字量的孩子在早期阅读中都有哪些不同的表现……

  带着这些疑惑,C老师开始试着搜集资料:他有意识地记录在早期阅读过程中,特别是自主阅读时,不同识字量的孩子在阅读同一作品时的不同反应。在记录了两个星期后,C老师明显地感觉到,识字量不同的孩子在观看图书、理解图书、想象力等方面有差异,这意味着这一问题是可以探究的。他还发现,在所搜集的个案记录中,有3个记录是不完整的,以后正式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确定观察记录方式,最好设计专门的表格。在15个有效记录中,识字量多的孩子认识近百个汉字,少的仅有10个左右,还有部分孩子介于其中,如何划分识字量多少也是一个需要斟酌的问题……带着这些预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他开始有目的地查阅资料,并查看有关教育科研方法和观察记录的书,这为最后确立《幼儿识字量与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这一课题和真正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以往研究的延续

  幼儿园教师最好选择本园或自己有过一定研究积累的话题,特别是完成某一课题后,发现还有与之相关的话题需探讨,这一需要继续探讨的话题就可以成为下次选题的来源。幼儿园老师常说的“这次的还没有做完,怎么又有新的了”,表露出课题之间的不连贯性,这也是一线实践者选题时经常犯的错误。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选题方式对研究者的挑战非常大,也不利于研究的进行和形成系列的研究成果。

  如某幼儿园带领全园教师开展了《儿童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发展》,其中的发现之一为:孩子在不同的美术活动类型(包括绘画活动、手工活动、作品赏析活动等),创造力都得到发展。课题结题后,D教师回想、查看本班孩子的表现,并细细研读研究报告,他发现:仅仅是手工制作,其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包括剪纸、折纸、布贴、泥塑、纸制模型等等,每一项内容各有特点,均可进行深入探究。考虑到本班儿童都很喜欢剪纸活动,D老师打算开展《幼儿在剪纸活动中的创造力发展》,并撰写了课题论证报告。

  在课题论证会上,D老师向领导和邀请的园外专家阐述了自己的不太成熟的研究设计:将本班孩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首先借助专门的测查工具对两组儿童的创造力发展进行评定,再让实验组进行专门的剪纸活动、对对照组不给予这一教育。

  专家们认为,这个研究有一定意义,也是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孩子们在更加具体的情境下的表现。但是,这个选题过于注重形式和方法,对具体实践中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不够;注重了实验性,但却部分缺失了孩子的主体性;活动成了主体,孩子则变成了实验的附属品。D老师自己也发现,该课题的可操作性不强,因为他没有精力对同一个班级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活动。结合专家的建议和自己的反思,他将课题修改为《幼儿在剪纸活动中的创造力发展实践探索》。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