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十年前、二十年前不同,现如今孩子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复杂的世界。让孩子意识到哪些是危险、知道怎样对危险说“不”,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
济南8岁的小艾钰永远离开了。21日,济南警方通报,小艾钰已遇害,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照片上那个咧着嘴笑的小姑娘再也回不来了,照片已变成遗像。12日中午小艾钰失踪后,大家都希望她只是暂时走失,盼望她能平平安安回来。谁也想不到,这个幼小的生命竟然被残忍杀害。 小艾钰的死,让人感到心痛,也让人出离愤怒。孩子不光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他们还是最天真无邪的、最善良纯粹的,担得起美好、生机这样的字眼。那些伸出手伤害他们、摧残他们,甚至夺去他们生命的人,得有着什么样的心肠? 悲哀的是,罪恶并没有放过孩子。近些年来儿童被性侵、被虐待、被拐卖的事件不时发生,一些犯罪分子为满足变态心理,甚至专门选择弱小的儿童实施侵害,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令人发指。 发生此类案件,犯罪分子必须要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这是最起码的。不过,避免孩子受到伤害,家庭、学校和社会更应绷紧神经,提前做好防范。 与十年前、二十年前不同,现如今孩子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复杂的世界。让孩子意识到哪些是危险、知道怎样对危险说“不”,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英国针对儿童平安成长有“十大宣言”,把“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不与陌生人说话”、“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等知识一遍遍印到孩子心里。但在我国许多地区,安全常识教育还停留在“知道自己家的住址”、“过马路要小心”这样的程度,如何防范犯罪,尤其是性侵犯罪仍是被忽视甚至是被回避的话题。这些知识的缺失,让孩子在侵害面前几乎处于不设防的状态,也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除了教给孩子们安全常识,家长还要多用点儿心。现代社会人员流动性大,不确定因素多,危险出现的几率也高。这与过去生活在封闭的单位家属院、熟人为主的村庄是不同的,现实环境要求家长必须切实尽到监护义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家长对孩子还是“放养”,对其安全保护缺少必要的警觉。 当然,加强对孩子的保护,不是说把他们封闭起来或者圈养起来。外界保护与孩子自理自立并不矛盾,关键是掌握好度。当孩子年龄小、辨识力差、反抗能力弱时,尽量不要让他们独自外出、脱离监护人的视线。此时家长多跟上一段路、多看上几眼并不是溺爱,而是小心负责的表现,确有必要。 保证儿童健康成长,首先要筑牢安全堤坝,这需要全方位的努力——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犯罪行为予以防范和打击;家长、学校、社会也要做好教育和预防,减少悲剧的发生。我国是世界上儿童最多的国家,儿童保护是一项重要且紧迫的工作,短时间内改变社会大环境或许很难,但每个家庭、学校及时提高安全意识确实能有效避免小艾钰的悲剧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