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多种语言 可防老年痴呆 杨亦鸣是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江苏师范大学教授。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一个人要掌握三种语言,一个是母语,一个是官方语言,还有一个是外语。“比如我是南京人,我要会说母语也就是南京话,然后我要会说一门官方语言,也就是普通话,再要掌握一门外语。”
杨亦鸣说,现在特别强调多语。“研究发现,一个人掌握多种语言对智力成长是有好处的。如果一个小孩从小掌握多种语言,那他的智力成长跟别人肯定是不一样的。”另外,他强调“科学证明,当人衰老的时候,掌握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或者在进入老年时候,继续学习一门外语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学习外语对人类健康是有好处的。” 如果家里有语言环境 英语学得越早越好 杨亦鸣认为,英语是一定要学的,但关键在于方法问题。“我们经常听说,小孩学英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个伪命题。”他说。“因为我们怎样学英语是有讲究的。如果你的家庭环境很好,应该从小就要学。”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很好的英语母语环境,越早学习越好。
但杨亦鸣同时也表示,假如家庭里没有一个好的母语环境,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可以,“比如幼儿园老师在教学中间跟孩子用英语对话,从小接触英语有好处。”但如果孩子从小学习英语,但教的人口音不标准并且当中有很多错误,“那孩子这样的学习到长大后要纠正是很困难的。”他认为,小孩学英语关键要看环境。 普通家庭的孩子 三年级学英语比较好 关于小孩子如何学英语,什么时候学比较好这个问题,教育部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授王守仁补充说:“小孩子学英语要放到中国这个语境下来看,中国大部分家长语境是很差的,因为英语在中国,大家都不太用,只是在教室里才学习。” 王守仁说:“我同意杨教授的观点,家里学语言,是一种自然的习得,孩子在有意无意中模仿家长讲话,在不断纠错中就会了,而不是死记硬背。从这种意义上讲,家里有条件学英语很好。”不过,他同时也说,从国家义务教育来讲,也不要太早。“因为一进课堂就要考,一考就成为负担。所以小学英语,我觉得三年级学比较好。”王守仁说,孩子学外语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交流。“真正在交流过程中,只要把意思交流清楚就好了。没有必要那么小就了解了。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陆俭明表示,小孩几岁学一门外语,现在全世界看法都不一致,“以色列是3岁,德国一般是6岁。我主张小时候可以学点古文化熏陶一下,不用着急学一门外语。” 语言能力没掌握好 可能会影响高考发挥 专家支招:老师少讲,学生多读 如果语言能力没掌握好,也许会让你在高考审题中理解错误、出现偏差,从而影响高考成绩……昨天下午,在世界语言大会“语言能力与语言教育创新”专题讨论中,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表示,一个人只有掌握好书面语,才有机会接受更高的教育。
陆俭明是北京大学教授、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昨天,他在参加“语言能力与语言教育创新——新方向和新路线”专题发言时,讲了一个例子:2010年高考,一些理科题由于题目文字较长,导致北京171中学好几位理科高材生因没能看准题目,最终影响高考的发挥。而后,教这几位学生的老师在了解情况后发现,是因为学生语言理解力出现偏差,因此向学校提出,必须加强学生阅读,提高语文水平。 他分析认为,语言能力必须要通过加强阅读来培养,最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持续阅读。 他说,现在语言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老师讲得太多,而学生读得太少。”他表示,学习语言首先要有交流的环境,“用PPT,看起来图文并茂,很新奇,但是实际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语言能力。我认为要有针对性地给他解释,不要满篇从头到尾用多媒体。” 另外,课堂上老师不要讲太多,他举了个形象的例子说:“就像一个人要游泳,首先要跳到水里去游,而不是给学生先讲游泳姿势,什么角度,这个什么时候讲,是等孩子会游泳了,要提高速度时,再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