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年龄阶段性。一般来说,3 岁左右的儿童处于初步感知数量的阶段,4~ 5岁是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5岁以后则是数运算的初期阶段。可以说, 4〜5岁的阶段是儿童数量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的儿童,已从只具有对少量物体的模糊的数观念达到了形成初步数概念的阶段,在感知量的精确性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幼儿可以学习的数和量有以下内容。 认识10以内的自然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比如,知道3只狗、3朵花、3架飞机可以用3表示,所有数量是3的物体都可以用3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练习的机会随处可见,比如,可以问孩子我们家有几口人?吃饭时需要拿几个碗几双筷子?”又如,要宝宝给每个人发5颗糖等, 同时家长还可以写出相应的数字让孩子认识,并让孩子在家中找一找哪些东西可以用这些数字表示。 不仅要会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实物数量,到了中班末期,家长还可以训练孩子用眼睛目测5以内数量的能力,以及初步理 解物体的数目和物体的颜色、大小、摆放的位置没有关系,不同的物体、不同的排列形式的物体数量可以是一样多,因为它们的数目 是一样的。比如,6个小碗和5个大碗排得一样长,但还是6个小碗多。通过这样反复练习帮助孩子理解数的守恒。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通过和孩子玩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来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比较数的大小,体验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和孩子玩此类游戏时,应在比较具体点数后再进行数的较。如问:“4个红桃和3个红桃哪个多?多几个?哪个少?少几个?”“4和3哪个多?哪个少?” 学会区别和说出物体量的差异,如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等,会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6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幼儿对物体量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感官来感知的,因此家长要让幼儿在看看、摸摸、摆弄等活动中进行比较。如用眼睛目测的方法比较皮球的大小,用手触摸的方法比较小棒的粗细,用手掂掂、提提来比较物体 的轻重等。除了这些方法,还可以运用将物体重叠、并放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将两个圆盖子重叠在一起比较大小,将两支笔并排横放区别长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排序的材料可以是一家人的鞋子、衣服,厨房里的碗、筷、微波炉专用的盒子,大小不同的瓶盖子,粗细不同的笔和绳子等,还可以让孩子按高矮个子给家人排队等。只要留意身边的生活,你就可以挖掘更多学习数和量的材料。来自《0-6岁小儿数学教育》主编:张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