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但很多家长往往只注重智力教育,而忽视孩子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以至于很多孩子在走上社会后因此而跌了眼头,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是家庭教育的悲哀,家长们应该及早警醒。 人格健全,品行端正,是做人处世的资格,也是人生成功的资本。每个父母,如果真正关愛孩子,就应当及早地对孩子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在孩子的品格培养上多下些功夫。 无论孩子的成绩多好,无论孩子懂多少道理,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教孩子怎么做个好人。 9个月大的小孩麦克每次看到其他小孩跌倒,眼眶便浮起泪水, 然后爬到母亲怀里寻求慰藉,仿佛跌倒的人是他。15个月大的麦可看到小朋友保罗在哭,会拿出玩具熊安慰他。如果保罗仍哭个不休,麦克还会拿抱枕给他。 这些情形是一位美国孩子的母亲协助专家做研究时观察记录下来的。该研究显示,同情心的形成可溯及婴儿时期。事实上,婴儿自出生日起,听到其他婴儿啼哭便会感到难过,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同情心表现的最早征兆。 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婴儿还未完全明了人我之分时,便能同情别人的痛苦。几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啼哭也会跟着哭,仿佛感同身受似的。约周岁时孩子开始明白别人的痛苦是别人的,但仍会感到不知所措。纽约大学的马丁 ,霍夫曼做过相关研究,他注意过一个两岁大的孩子代他妈妈安慰一个哭泣的小朋友,而事实上小朋友自己的妈妈就在身旁。 其他同龄孩子也表现出相同的困惑,他们会模仿别人的痛苦(可能是为了更了解他人的感受。譬如说看到其他孩子手受伤时,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可能会把手伸进嘴里,看看自己是否也会痛。或者看到母亲哭泣时,孩子可能会擦拭自己的眼睛,虽然他并未流泪。 到3岁半时小孩不再做行为模仿,而能区别他人与自己的痛苦, 也较能安慰别人。下面是一个母亲的记录: 邻居的一个小孩在哭……珍妮走过去拿饼干给他吃,一路跟着他走,甚至自己也开始发出哭音。接着她想要抚摸他的头,但他躲开了……他渐渐不哭了,但珍妮似乎仍很关切,仍不断拿玩具给他,拍他的头和肩。 婴儿透过不断的情感调和慢慢了解有人愿意分享他的感受,这种感觉约始于8个月大时(这时婴儿开始有人己之别〉,之后终其一生仍会因应其他亲密关系不断重塑。失调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培养。在一项实验中专家请一位母亲刻意对婴儿的行为做过度或过少的反应,结果婴儿立刻表现出惊慌或痛苦的样子。 亲子之间长期缺乏调和,对孩子的情感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例如母亲对孩子的特定情感〈快乐、悲伤、对拥抱的渴望等)一直未能做同情心的回应,孩子会渐渐逃避表达或甚至不去感受这些情绪,终而其他的情感也消失,特别是感受在童年时期即或隐或显地被压抑时。 同样的道理,小孩也会因某些不当的情绪特别容易得到回应而有偏好的倾向。婴儿也会"感染"大人的情绪,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嬰儿因母亲情绪沮丧,在游玩时较易表现愤怒与悲伤,与其他正常家庭的小孩相比,较少表现自发的好奇与兴趣。 参与研究计划的一个母亲持续对孩子的行为做冷淡的反应,后来这个孩子竟变得较被动。儿童心理分析专家指出:"小孩会告诉自己,我的活跃动作反正引不起母亲的相应反应,还不如静静的。"所幸这样的后果并非无可补救:"在人的一生中,人际互动模式会不断因人际关系而重塑,包括与亲友乃至心理医师的关系。早年失衡还是可以调整过来, 这是一辈子不断进行的历程。" 有些儿童心理分析专家认为心理治疗做的就是情感调和的补救工作,治疗过程医师必须时时做出回应,以示了解病患者的内心状态,这很类似亲子之间的情感调和动作,有些专家称之为回映。这种回映往往是意在言外,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伹仍可让病患者产生有人深深了解自己的安慰感。 童年时期缺乏情感调和可能造成一生的情感伤害,而且受害者可能不只是孩子本身。有人研究过极端残酷暴力的犯罪,发现罪犯早年生活有一共同特点,不是待过多个寄养家庭,就是在孤儿院长大,显然在情感上遭忽略,少有情感调和机会。 情感上遭忽略会使同情心钝化,长期的情感虐待(严酷体罚、威胁、羞辱等)却可能造成相反的后果,可能对周遭人们的情感过度敏感,对预示威胁的信息有一种近似受过创伤而养成的警觉。 教孩子一生要坚持的,就是做个善良的人,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同时,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谨记:道德品格胜于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