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小杰,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也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够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为此,他的父母为他设立了非常高的标准。除了在幼儿园进行正常的学习和活动外,他的爸爸妈妈还给他报了许多课外班,如拉小提琴、练体操以及其他儿童活动等。 父母要求他在所有活动中都成为最优秀的。而小杰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地区活动中,他都被认为是难得的优秀孩子。这样肯定、表扬的话语可以说是伴随着孩子成长的。可是,在众多光环笼革下的小杰,却生活得不快乐,他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略有微词便情绪低落,而且在行为上,经常有神经质的表现。另外, 他也不像其他同龄孩子那样尽兴地说笑和玩闹,似乎很压抑……对于小杰来说,虽然他得到了很多的荣誉,但他也失去了很多获得快乐的机会。 从小杰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小杰的父母对小杰是非常"残酷"的,因为他们为他设立了过高的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实际上破坏了他的正常发展。在父母的高期望值下,小杰从小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即要用自己最好的行动来使父母高兴。因为在他看来,只有他达到了父母的要求,他在父母的眼里才有地位,才会变得重要。但是,在父母的高要求下,他失去了一个儿童应该享有的天真和无忧无虑的生活。 父母对孩子往往都抱着极大的希望,正所谓"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然而,什么样的发展才算是龙"、什么样的发展才能成"风"?这就涉及到一个父母如何确定对孩子期望值的问题。所谓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就是为孩子的近期及长远发展确定的一个目标、设计的一个蓝图。从时间长短的角度来区分,期望值有近期期望值和远期期望值。 近期期望值往往都是具体的,实现的难度相对小一点儿的。而远期的期望值往往都是遥远的、抽象的,实现的难度相对来说更大一点儿的。 父母对孩子应当有期望值。这也正如俗话所说的"胸无大志,一事无成"。因为只有对孩子有所期望,父母才能要求孩子向期望值的方向努力,孩子也才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 期望值的确定应当恰当。父母为孩子确定期望值,最关键的是要恰当。所谓"恰当",就是要适合孩子的特点。《师说》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孩子,不可能成为全才,但有可能成为专才。 例如,前几年在上海有一个中学生,学校每次考试,他除了一两门功课勉强及格外,其他的都是一路红灯,但他在编程方面已经成为了专家。各个孩子有各个孩子的特点, 如果要前苏联大文学家高尔基去研究数学,那他可能一事无成;如果要高士其去写小说,那他即使写出小说来,也可能卖不了几本。所以,作为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特长来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 现在有不少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然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家长们平时都是在孩子的耳朵边反复强调着一句话:"好好学习,以后上名牌大学!"在众多家长的这种反复强调下,孩子们起早贪黑、夜以继日、挑灯夜战、苦不堪言。结果形成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情况。 孩子的成长、成才,有其规律和极限。许多家长认识不到这一点,总是对孩子抱有太高的而且是不切实际的期望值。为了实现这些期望值,父母们就对孩子实行"填鸭式"教育,结果是让孩子们"食而不化",令孩子们实在是"吃不消"。到最后只能是"期望值越高,失望越大。" 有的父母为孩子确定期望值时,不考虑孩子的喜好和兴趣,而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来确定。这种"拉郎配"式的确定,只能是使孩子成为"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