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无完人,在单位或者学校中,成年人都会犯这样、那样不同程度的错误,何况幼儿呢,他们在幼儿园中也会出现违反纪律、与同伴小朋友发生矛盾等一系列的小问题。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如果幼儿犯了错误,教师会采取哪些方法来惩罚幼儿呢?幼儿园中常会出现以下情景。
情景一:教师正在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当幼儿们跟随老师一起迸行教育活动时,突然,在下面扮鬼脸的天天小朋友引发其他幼儿的哄堂大笑, 或者淘气地揪揪女孩子的头发,拉拉旁边同伴的衣服,随之引来一阵阵告状声…… 情景二:尧尧是个调皮但又很聪明的孩子。每次集体活动时,他总要影响旁边的幼儿,抢着说话、回答问题从不举手、随便下座位等。在进行教育活动过程中,老师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来阻止尧尧调皮的^亍为,但是老师的提醒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尧尧继续影响着旁边的小朋友,一次又一次地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 情景三:户外分散活动时,孩子们纷纷拿出各式各样的沙包玩了起来, 有的孩子用头顶包走,有的孩子用后背驮包走,有的孩子则用球拍托着包玩, 有的幼儿则头顶包走起了平衡木。跃跃看到后,立刻跑到队尾排队等待着自己的游戏机会。轮到跃跃头顶包走平衡木了,他在平衡木上才走了几步,沙包就掉地上了,他检起沙包继续尝试着,几次过后他终于放弃了,刚才的兴奋劲也随即消失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老师发现跃玖、然然拿着沙包绕着院子来回跑,边跑嘴里喊着"快点儿,快点儿,我快追上你了",还时不时地撞倒其他小朋友。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情景一中的天天小朋友,想通过扮鬼脸、拉同伴衣服等一系列行为引起小朋友和老师的关注。情景二中的尧尧小朋友爱动脑筋,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但是在纪律方面的约束力较差,总是管不住自己。情景三中的跃跃小朋友在多次尝试顶包走平衡木失败后,与同伴一起玩起了追跑游戏。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游戏的难度不适合跃跃和然然,或者他们觉得这个游戏没有意思,不感兴趣。 当幼儿犯错误时,教师会尽可能地站在幼儿角度揣摩幼儿当时的心理, 进而去解决问题,并尽量避免训斥他们。幼儿在任何场合都喜欢表现自己,引起大家的注意,遇到这种情况, 教师常尝试采用不予理睬,冷淡他的方法。多次尝试失败后,幼儿会觉得无趣、没有意思而终止此行为。通常教师不会大声训斥幼儿,因为此方法不仅不能制止幼儿的不良行为,反而可能激发幼儿的逆反心理。 针对幼儿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常采用请幼儿站一会儿或者在活动结束后占用幼儿游戏的时间找幼儿谈话的方式,让幼儿从内心了解违反课堂纪律是件非常不好的事情。 对于在户外活动时喜欢追跑打闹的幼儿,教师常采用停止此幼儿游戏、请他回教室休息片刻的形式来惩罚幼儿。 针对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有攻击行为的幼儿, 教师会尽量采取"冷处理",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可以让幼儿坐在另一间屋子里,让他思过、反省。不理睬孩子的方法,是一种特别敏感的惩罚方法,执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让孩子坐在教师视线可以看到的房间里,避免幼儿发生意外情况。 在幼儿犯错误或者有不良行为时,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教师与家长能够一起帮助幼儿改掉坏毛病。恰当适度的惩罚是帮助幼儿进步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教师正确的做法,家长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如果家长有好的建议或者方法应及时与教师交流,共同帮助幼儿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