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过与不及都是不适当的,这方面的拿捏需要学习。父母要有一项认知,孩子不可能样样表现良好,他们的行为一定含对错两面,此时父母就必须扮演协助者的角色,让孩子将对的比例增加,错的部分减少。因此,鼓励并告诉孩子“尽力认识错误的地方”,让孩子从中汲取教训、改变做法,才能提升他们的各项能力。此外,有些父母是遏制孩子培养责任感的阻碍,他们多会以负面、苛刻、嘲讽等言语来打击孩子的自信。以下为现今父母常用的 消极语言,供父母作为警惕: (1) 强迫: “我说了算!不准顶嘴!” (2) 否定: “叫你别做,你偏要做.真是活该!” (3) 压抑: “不准强词夺理,你都在狡辩!” (4) 贬抑: “你真没出息!没有用的废物!” (5) 威胁: “你再不学好,就给我滚出去!” (6) 利诱: “只要你这次拿第一名,我就给你一百元钱当奖励。” (7) 央求: “乖宝宝,你就吃点菜吧!拜托你了!” 尽管父母的这些语言,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减少他们犯错的机会,但这些破坏性的批评却只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使其不懂关心他人,以致讨厌社会上的一切,最终难以管教而产生问题。并且孩子也会在此过程中丧失责任意识。 我还记得有一位补习班的老师为了培养儿子的意志,每当儿子犯了小错,都会教育他:“你第一次犯错我不打你,但是如果第二次又错了,你要我怎么原谅你?”可是他的孩子毕竟才五岁,即便做了两、三次还是不正确,这时他就会教育儿子:“你以前犯错我都没打你,可是你这次又错了,要是再不打你,你怎么会进步呢?”之后便开始惩罚他,而逐渐懂事的儿子,每当听到爸爸说这些话时就会感到羞愧,觉得自己真的一事无成。 事实上,分析这位老师的教育方式,他的小孩并没有因此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反倒变成唯唯诺诺、毫无主见、胆小的性格;并且每当有人责备他时就哭,丝毫没有显现出坚强的意志。 尽管这位老师的做法可以遏止儿子犯错,但却扼杀了孩子培养责任感的机会=孩子不可能被打得不犯错,只会打出越多的性格问题。因此,允许孩子犯错就是允许孩子成长,唯有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相信孩子能在错误中成长,他们才能认识到其他领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来自《父母为什么教出小皇帝》 王擎天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