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与教师发生互动后,会影响和改变教师的心理状态,如果超出教师正常的心理负荷,就会形成教师的责任压力源。责任压力一旦产生,教师在情绪、认知和行为上都会不自觉地做出适应性的反应,情绪压力反应,如紧张、焦虑、倦怠、沮丧、悲观等;认知压力反应,如感觉迟钝、注意力狭窄、思维僵化等;行为压力反应,如刻板、重复、缩手缩脚或者攻击性强。当教师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就会对自己的整体观念和行为产生怀疑,退缩到较为保守的教育方式中。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她们原本不想这样。丽丽的第一个老师已经跟家长交流过:“要多带孩子出去锻炼,不能总是依赖吃来增强体质。”后来丽丽出现意外伤害,家长的态度比较激动和坚决,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责任意识过重,这会使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定位很容易转化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时对孩子的积极引导和放手锻炼就会变为消极保护和畏缩不前。 教师都知道并认可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但是,产生责任压力的丽丽老师就会出现认知僵化和情绪紧张,她会想:“出了事情,谁负责任?”这是教师不自觉的心理反应。这样的老师要在一段时间内经过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的调整和适应,才能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这期间幼儿得到放手锻炼的机会就会减少。 过度保护对孩子不利 家长和老师保护幼儿的初衷是为让他成长顺利、少走弯路,但过度保护却适得其反,它是束缚幼儿学习自理和独立的主要障碍。现在,许多幼儿夏天在有空调的房间里活动,冬天在有暖气的屋子里游戏,出门有爸爸妈妈开车接送,风吹不着,日晒不着,雨淋不着,成了典型的温室里的花朵,而“恒温儿童”的最大弱点是难以适应温度的变化,换季时特别容易得病。得病之后家长则更加严密地保护孩子,形成“保护——生病——再保护一再生病”这样的循环。 众所周知,我们邻国日本养育幼儿的方式截然不同,让幼儿经受风吹日晒成为日本社会普遍接受的文彳匕观念。他们认为幼儿取暖和保持热量主要不是靠衣服,而是靠运动和锻炼。例如,日本很多幼儿园让幼儿赤身裸体的在院子里跑,寒冷的冬季也要有这样的冬训,下雨天让孩子不打雨伞不穿雨衣,在户外继续活动;学习打扫干净院子是大班孩子必须要达标的毕业课程。 与此相比,过度保护成了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习惯和观念,也成为当今幼儿园教育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当幼儿教师渴望更新观念并有所作为的时候,必须得到家长的理解、认可和支持,这样才能家园共育一个健康强壮、独立自主的幼儿。而当教师发现家长对自己不信任,她就首先只好对幼儿加强保护以换取家长的信任;家长越不信任,老师的压力越大,越容易对幼儿过度保护。如果家园携手过度保护幼儿,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