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幼儿园接幼儿回家的时候,齐女士都问老师幼儿表现得怎么样,老师总是说“挺好的”。齐女士还跟老师说幼儿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该批评的就批评,老师笑着点头。一个学期下来,齐女士确实没有听老师告过一次幼儿的状。但是春节在家的时候,齐女士发现幼儿有许多小毛病,例如对爷爷奶奶说话不礼貌,在外面问叔叔阿姨要东西吃,到其他小朋友家里霜占人家的玩具不让同伴玩,等等。这些毛病是从哪里来的?难道老师总是报喜不报忧? 老师报喜不报忧的原因 幼儿的客观因素 家庭和幼儿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在老师的教育和同伴的影响下,有的幼儿在幼儿园确实比在家里表现好,尤其是在独立生活和游戏活动方面,幼儿常常显得更加能干和会玩,可是一回到家里,幼儿就恢复依赖和磨人的状态了,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造成的。 家长发现这种情况以后,可以与老师及时沟通,调整自己和其他家人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方式,使孩子在幼儿园的好表现在家中也得到延伸和巩固。 老师的主观因素 现在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所以对于幼儿在成长中遇到的正常问题,老师往往从正面进行理解和引导。再说老师也见得多了,知道幼儿自我成长的力量会使幼儿自我矫正,因而老师对待幼儿的问题,态度比较从容,这些职业思维特点使得老师可能出现“报喜”多于“报忧”的状况。 家长的微妙因素 这是当今许多老师报喜不报忧最微妙的原因。每个家长大多只有一个宝宝,幼儿园是幼儿走出家庭大门的第一步,所以家长对离家在外的孩子充满了关爱,对老师和幼儿园的状况也有一个渐渐了解和信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家长对老师的爱心和教育方法存有疑虑,于是选择了向幼儿园领导反映情况或者与其他家长交流的方式,这些都会被老师理解为“告状”,影响她在幼儿园和家长群体中的威信。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有的老师就出现了报喜不报忧的情况。 喜优只报一半会产生一半的教育 “少小若天成,老大自然成”。幼儿的大脑和身体发育有许多关键期,有些问题需要早发现早教育,为幼儿打造最好的启蒙开端。可是喜忧只报一半会产生一半的教育,使家长和老师错过一些关键信息和教育时机,进而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家园关系透明一些,幼儿各方面的状况都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及时指导,促进家长和幼儿园通力合作,幼儿的发展一定从中大大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