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贵任心的幼儿让家长省心、宽心、放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对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表面上看,责任感不像知识、技能和能力那样明晰可见,但它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一个对自己有责任感的孩子,自觉水平高,让家长省心;一个对他人有责任感的孩子,亲善行为多,让家长宽心;一个对集体和社会有责任感的孩子,人小志气大,让家长放心。因此,有责任感的孩子表现出很多优点:自觉、自爱、自立、自强。可以说,责任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而缺乏责任感的人与成功无缘分,与幸福擦肩而过。 幼儿责任心发展的里程碑,孩子的责任心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现的,它伴随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成熟。 3-4岁的孩子属于被动责任水平,能按照家长的指令完成一定的任务,显得很乖,是家长带养孩子比较顺手的一个阶段。但这时的孩子只是一味地顺从大人,并不理解责任的意义。 5-6岁的孩子属于半被动半理解的责任水平,他开始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要互相帮助”等责任和规则,但是常常说到却做不到。他人提醒能做到,自己不会提醒自己做。这一阶段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关键年龄。 6-7岁的孩子属于理解责任水平,他的认识水平更高了,不但知道对自己、对父母、对小朋友要负责,还初步知道对社会要负责,例如环保意识、公益意识和集体意识。但是他由认识层面向行为层面转化的自觉性还不高,需要家长继续培养。 跟三四岁的孩子说话要注意措辞准确,清晰地传达任务与要求3岁孩子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高,难以理解一些比较笼统和概括的词汇。例如妈妈要求孩子“把玩具收拾好”,这对3岁的孩子来说就比较模糊,什么是收拾好?怎样做才算收拾好?妈妈可以把要求描述得便于操作,例如:“汽车该回车库了”“画笔和笔帽是好朋友,不要让它们分家”“积木幼儿该回家了,要不然就丢了’’……这些话的意思其实都是把玩具放回原来的盒子、箱子或柜子里,但这样的要求很具体,也很有趣,幼儿既能听明白该怎么做,也会乐意去做。 跟五六岁的孩子用“我式句型”说话,唤醒他的责任意识这一年龄的孩子自我认识水平提高了,喜欢用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长大了。大人不要以为孩子都懂事了,应该说到做到,所以常常用“你式句型”来命令孩子,例如“你最好……”“你应该……”“你总是……”这样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不利于他自觉地履行责任。如果换成“我式句型”,孩子感觉自己被尊重,更容易唤醒他的责任意识。 “我式句型”的基本结构是:“当……时候,我觉得……”“当……时候”表示家长发现的问题,“我觉得……”传达家长的感受,说明孩子的行为结果对家长造成的影响,使他意识到自己不适宜行为的后果,以此增强他的责任意识。 例如,丽莎要是把玩具散落得到处都是,妈妈不直接用“你”式句型指责丽莎:“你总是把玩具扔得乱七八糟,快收拾好。”而是用“我”式句型说:“当玩具很乱的时候,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我喜欢整洁。”渐渐地,丽莎就知道妈妈是想让自己收拾玩具。但这个行为不是妈妈外派的任务,而是丽莎自己悟出来并主动实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