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家园共育_

区分宝宝心理意义的欺骟和道德意义的欺骗

时间:2013-09-29 11:51来源:现代教育报 作者:编辑组 点击:
分享到:
2岁左右的宝宝已经开始发展认知他人心理状态的一些基本能力,他们能够做假装游戏,例如假装喂娃娃吃饭;能够了解手段和目的之间的联系,例如为了拿桌子远处的玩具,他知道通过
有一天,4岁的宝宝与爸爸一起下军棋时,下到中途,宝宝采用了“调虎离山”之计。他说:‘‘爸爸,坐这么长时间了,你该去解手了。”爸爸想这小子一定有什么阴谋,就假装去卫生间,然后又折回,躲在一边,发现儿子果然将爸爸的“炸弹”旁边的两个棋子翻看看,见不是他的“司令”和“军长”,才又放心地盖上。爸爸说:“不许耍赖呀!”儿子的脸顿时红了,不好意思地说:“我……我怕你炸了我的大官。”
 
面对生活中的这一现象,有的家长认为宝宝耍耍小聪明、用点小伎俩只是玩玩而已,没有必要太认真严肃;有的家长则认为应该从小培养宝宝诚实的品质,所以要对宝宝加强教育。两种说法听起来都有道理,因为凡事对宝宝太认真,觉得生活中仿佛少了一些放松、幽默和童趣;但是如果不认真,又担心宝宝不知不觉养成不良的习惯和品行。怎么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呢?
 
几乎没有家长会主动向宝宝传授欺骗和谎言,但是所有的宝宝都会掌握这一“技术”,这是为什么呢?欺骗是向别人发出错误信号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它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行为,但人类的欺骗行为更复杂。
 
研究发现,2岁左右的宝宝已经开始发展认知他人心理状态的一些基本能力,他们能够做假装游戏,例如假装喂娃娃吃饭;能够了解手段和目的之间的联系,例如为了拿桌子远处的玩具,他知道通过拽桌布把玩具带过来;他可以从人们看到的东西来推知人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以上能力都可能导致欺骗行为的出现,但它不是直接由父母或老师教会的,而是正常儿童成长到一定年龄在日常生活情景中自然出现和发展的。
 
随着宝宝年龄和智力水平的增长,他的骗术随之提高,可以把宝宝的欺骗分为三个水平:
 
水平1:生硬的欺骗行为
4岁以前的宝宝属于这一水平,他为自己的行为生拉硬扯一个理由,而不考虑别人是否相信。如果家长交代他不要吃盒里的糖,他却吃了,当家长问他:“糖到哪里去了?你吃了吗?”他可能嘴里正在嚼糖,却矢口否认自己吃糖了,或者编一个荒唐的理由:“是糖自己跑到我嘴里来的。”因此,这一年龄宝宝的骗局常常失畋。
 
水平2:不成熟的欺骗行为
四五岁的宝宝属于这一水平,他的欺骗策略变得含蓄一些,知道通过言语或者行为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但是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提高欺骗的可信度。例如案例中的小男孩知道让爸爸离开,自己就可以偷看棋子了,但是他不知道别人并不相信他,所以他的骗局也没有成功。
 
水平3:成熟的欺骗行为
6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达到这一水平,他已经能够分清面对同一现象,别人和自己的看法会不一样,而且他能主动想办法通过言语行为或非言语行为让別人相信自己,所以他的骗局常常蒙混过关。例如他想藏起一个玩具,他不但知道放在一个别人不知道的隐蔽地方,还知道设置一些假象迷惑别人,培养別人的错误观念,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区分心理意义的欺骟和道德意义的欺骗
家长要从两个角度正确认识宝宝的欺骗行为。宝宝出现欺骗行为,说明宝宝已经初步能够识别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并以某种方式影响别人的行为或观念,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能力不但可能导致宝宝的欺骗行为,也是导致宝宝同情和帮助别人的基本能力。这就是说,当宝宝具有干坏事能力的同时,也具有了干好事的能力,而能力本身是中性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宝宝会骗人说明他的相关能力发展了,变聪明了,这是心理意义上的欺骗。
 
很多家长担心宝宝道德意义上的欺骗。诚实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如果宝宝的骗术有故意的意图,说明他是主动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聪明干坏事,心理意义的欺骗就会转化为道德意义的欺骗。转化过程的过渡状态则是行为习惯,所以家长要关注宝宝行为习惯的变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