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随机培养孩子学习数学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都可以及时地渗透数学教育,让幼儿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道理。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在上楼梯的过程中学习点数,吃饭的时候让孩子分碗分筷可以学习一一对应,为理解加减法现象打基础。生活中的数学可以让孩子学得自然轻松,内容也很丰富。 一位妈妈牵着儿子的手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妈妈主动问儿子:“你是不是觉得今天走的时间短一些?”儿子点了点头。“你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以前咱们统了一绕弯,今天没绕弯。你再跟妈妈重复一遍——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儿子重复了一遍,妈妈赞赏地摸摸儿子的头说:“对了,以后记着啊!”儿子点了点头。 可以看出,妈妈是个知识分子,很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而且比较注意抓紧教育时机及时进行渗透。可以预测孩子的日常语言表达将有比较辛富的专业词汇、概念或术语甚至原理,俨然是个天真可爱的“小大人”。父母在欣喜的同时,可以进一步理性分析和权衡得失,这样对孩子的数学教育是否就是最合适的方法?怎样教育能够使孩子的收益更大?幼儿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例孩子虽然可能记得住“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他只是一种被动的附和与机械的记忆,并没有产生真正的体验和感悟。妈妈应该采取更加符合孩子学习特点的方式。比如,在接下来的两次去幼儿园的路上,妈妈可以有意做个比较,让孩子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真实体验。妈妈用手表或者手机,与孩子一起计算走两条路线所用的时间,而且要保持行走速度的相对均匀。孩子通过亲自观察、比较,可以得出“抄近路更快一些”的结论,其科学道理的实质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是一样的。这样即使孩子对“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等词汇不明白,但这三个词有机联系起来的几何原理,他已经有所领悟了,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当然,如果妈妈特别想让孩子理解这个定理,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方式。走到铺垫瓷砖的人行道上,妈妈可以在地面上圈出两米见方的正方形,指出正方形的任意两个顶点,然后问孩子:“这两点之间,我们怎么走最短呢?”然后让孩子量步,走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步数肯定少;走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步数肯定多。这种方式更加直观地向孩子展示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真实含义。 有的孩子能把圆周率背到几十位甚至上百位,如果孩子没有经过训练就有这个天分倒无可厚非,但是有的父母专门训练孩子背圆周率,并以此作为孩子天资超常的凭据;还有的父母让孩子单调地背复杂公式和定理,这些都是学习数学很不好的习惯。数学思维习惯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所以,培养孩子学习数学一定不要拔苗助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