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倾向,对儿童的成长及身心发展有极大的危害,所以,父母平时必须注意儿童的交往表现,发现儿童有此类行为时应及时地加以纠正,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帮儿童消除这种不良心理,使儿童能够鼓足勇气去面对社会。 一、创造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在善良、宽松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品质。有了健康的品质,儿童才能平和地别人交往,才会成为朋友们心目中的好伙伴。所以,父母应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培养出性格平和的儿童,从而使儿童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二、接纳儿童的朋友。平时,父母及家人要欢迎儿童的朋友到家中做客,并与儿童分享交朋友的快乐,且不必太在意儿童与朋友们在一起时,对家中清洁与秩序的“破坏”。要知道,儿童与朋友交往本来就是要脱离父母的视线,是他们培养自己独立能力的开始,这时,如果仍固执地让儿童按家长规定方法去做,势必妨碍儿童成长的进程。有时儿童觉得朋友可贵的地方,父母不一定能看得到,如果这时表现出不满或抱怨,就会使他变得无所适从,伤害儿童单纯的感情,使儿童心中不快或郁郁寡欢,最终导致他将自己封闭起来。 因此,家长不一定非要喜欢儿童的朋友,但要大度地接纳孩了的朋友,并弄清儿童为什么喜欢自己的朋友。必要时可以故意给儿童们留一些空间,允许他们单独在一起说“悄悄话”或进行什么“小秘密”活动,从而培养儿童交友的能力。 三、培养儿童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允许儿童自己选择朋友,但要让他明白自己处理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是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培养儿童独立性的重要一步。儿童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冲突和争执,这时家长要放宽心,尽量让儿童自己解决问题,而不应过多干预。在解决的过程中,儿童就能学会协调、同情、忍让等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独立解决冲突和争执,这往往是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不到的。 四、为儿童消除社会恐惧心理。儿童是社会中的人,只有适应社会才能生存。父母应鼓励儿童多接触社会,让儿童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获得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知识技能,父母且不可因为社会太复杂就把儿童藏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要知道,一味的保护只能使儿童对社会产生惧怕心理,脆弱得无法承受外界的压力,这样一来容易形成自闭倾向。虽然在社会中儿童会遇到一些没有想到过的事情,但正是通过面对这些事情,不断总结生活经验与教训,儿童才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 五、激励儿童正确看待交往挫折。如果儿童生性敏感又自尊心很强,那么,当他们遭到别人的拒绝或冷漠时很可能会伤心难过。这时,父母一定要多询问儿童,了解情况,如果不帮儿童或视而不见,而很容易使儿童对交往产生恐惧,逐渐变得退缩。必要时父母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帮助儿童解决交往带来的不快,从而使儿童积极地与他人进行交往。 六、创造儿童与人交往的机会。如果儿童天生不爱交往,父母就要给儿童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比如,来了客人应让儿童主动打招呼,做些接待事宜;当儿童在客人面前说出自己的看法时,就要鼓励一下。成人之间的谈话也可以让儿童参与,没必要让儿童事事回避,并且应允许儿童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正确的见解应及时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