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故事素材_

大文学家雨果和他的妈妈

时间:2013-07-23 18:33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组 点击:
分享到:
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刚发芽的小树,成长得稀疏或茂密,完全取决于妈妈的培养。如果能尽早发现孩子的特长,并加以引导和教育,在为这棵小树浇水、施肥的同时,也做适当的修剪,相

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刚发芽的“小树”,成长得稀疏或茂密,完全取决于妈妈的培养。如果能尽早发现孩子的特长,并加以引导和教育,在为“这棵小树”浇水、施肥的同时,也做适当的修剪,相信孩子一定会茁壮成长。
 
维克多·雨果的成功不能不说是雨果母亲发现并培养的。
 
雨果从小就非常喜爱写作,母亲对他的这一特长非常支持。在母亲的鼓励下,雨果的写作天賦不断显露出来。
 
1817年的一天,在巴黎法兰西学院会议室里,本年度诗歌比赛文艺奖的评比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几十位老院士围绕着一篇题为《学习之益》的来稿争论不休。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不肯相信这首诗的作者的年龄,尽管评选委员会一致认为这篇作品完全可以得奖,但又怕受蒙骗,只给予了表扬勉励。在当时,能够得到法兰西学院的表扬,也是极大的荣誉。于是,这位作者的名字就在巴黎传开了。

他就是雨果。那年他只有15岁。
 
此刻,当雨果被褒奖和嘉许的气氛所簇拥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却是自己的母亲。因为当他信心百倍地踏上人生旅途时,他认为对于他的才华和将来的光荣,世上至少有一个人不抱怀疑,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
 
雨果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祖辈几代人没有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他是在母亲的引导和培育下,依靠自己的聪慧和勤奋叩开文学大门的。
 
母亲性格坚定,不受拘束,精神饱满的脸上常略带点儿骄傲。她既不愿自己的儿子当讼师,也不愿让儿子成为官吏,她只愿他成为有理想、有能力、有作为的人。
 
雨果知道母亲喜欢自己写作,就总是以诗歌来表达对母亲的敬意。母亲因为不能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便常去学校看望他。无论在学习有中还是在其他方面取得成缋后,雨果都只想道:“这可以使母亲高兴。”
 
当时,雨果创作诗的题材不外乎是一个正统国王战胜了篡位者。从优写作技巧上看,连雨果自己也认为“写得糟糕”。但他的母亲却不这么罾看,她从一个能如此罕见地努力、坚持不懈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儿子孩的未来,她热切地期待儿子的杰作问世。
 
雨果爱写诗,但学校老师不允许,硬用习题压他。母亲觉得孩子写诗没有错,正当的兴趣应当支持。她鼓励儿子抛开那些无价值的习题,.去从事心爱的诗歌创作。
 
17岁那年,他参加诗歌创作奖比赛。母亲觉得这是让孩子锻炼的好机会,就鼓励他积极参加。可是,母亲突然生病了,雨果日夜守护在母亲身边,耽误了写作。
 
母亲从昏迷中一醒来,就关切地问:“诗集寄出没有?”
 
雨果说:“因为照顾母亲,我没有写。”
 
母亲为自己影响了儿子的事业而感到非常不安和痛心。雨果知道母亲难过,等她睡着以后,便在床边写起诗来。
 
清晨,母亲睁开眼睛,看见床头上的诗稿,心满意足地笑了。她对雨果说:“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才行!”
 
雨果在一夜之间写出的诗,名为《亨利四世铜像修复颂》。在那次比赛中,这首诗竟然夺得首奖——金百合奖。
 
雨果在母亲的教育下,写作水平发展很快。朋友们知道内情的,都说他母亲是位“文艺女神”。的确,正是她,培养、造就了这个天才的儿子。
 
雨果从爱好写作,到成为出色的作家,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对他的引导和帮助功不可没。如果不是在母亲的鼓励、赏识下,小雨果身上萌发的文艺幼苗,恐怕很难长成参天的大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