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儿童在感知物体量的差异方面,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不仅能准确地区分差别明显的物体的大小和长短的不同,而且开始能区分5个长短、粗细、厚薄等差别不太明显的物体。 因此,4 ~ 5岁的孩子开始能够真正尝试着进行排序活动。 按照物体量的差异进行排序是这一年龄儿童学习排序的主要内容。儿童通过排序,可以理解量的差异及其传递性、相对性,并逐渐在头脑中建立序列的观念,这对于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很有意义。但是,由于4~5岁的孩子尚未在头脑中建立序列的逻辑观念,因此他们在完成排序任务时,起初大多采用尝试错误的方法,而不是 通过逻辑的方法。而我们让孩子学习排序的目的,也就是让他们通过尝试、比较,积累一些具体的感性经验,最终形成抽象的逻辑结构。 在教孩子按照物体量的差异排序时,可以从5 ~ 6个物体开始,逐步增加数目,以提高难度。儿童较容易感知和比较的量是长短,我们则可以从长短排序开始,逐步引入厚薄、宽窄等排序。在 具体的指导方法上,不宜直接教给孩子具体的排序方法,而应让孩子自己尝试、探索和发现。 除了按照物体量的差异排序,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按变化规律排序”的活动。这个年龄的孩子观察力和判断力正在逐渐提高,他们能发现物体在某一特征上的差异及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按确定的特征规律进行排序,比如1个草 莓、1个枇杷、1个草莓、1个枇杷……这是“一一”规律排序,或者1颗方扣子、2颗圆扣子、1颗方扣子、2颗圆扣子 这是“一二”规律排序。待孩子熟悉以后,还可以呈现更多、更复杂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