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教育造成不同的消费理念 有一位身为"大款"的爸爸,将5万元人民币划入尚在初中一年级念书的孩子账户上。这孩子于是"抖"了起来:起居饮食全由保姆侍奉,提书包、做值日、课外作业一律花钱雇同学代劳。结果, 这孩子在学校存款第一,学习成绩倒数第一。 这件事使人联想起另一个故事: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伦纳中学毕业时,爸爸送给他一枚硬币作为礼物,并附以嘱咐:"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去闻一闯。" 后来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维·布伦纳回首往事时,认为那枚硬币是爸爸送给他的"最好礼物"。 真是两位爸爸,两种做法;两种做法,两种结果。 按说,孩子还不是直接生产者,也不会创造任何价值,在生活中照理他们应是随着父母消费的,他们本应离"金钱"较远。但父母的爱心,商品经济的发展,早把孩子们推到了 "金钱"面前。一味地让孩子受金钱驱使,或让孩子害怕接触金钱,都是不对的。 ~ 1 家长不能娇惯孩子坐享其成,不知挣钱的辛劳,只顾一味地花费,而要他们学会能挣会花,懂得有关金钱的一些知识,这样才不至于落伍。 10多年前有位教授考察欧洲,在布鲁塞尔的市场上就见到过有五六岁的孩子在卖自己用过的玩具,顾客可以买,也可以用其他等值的东西和他交换。这位教授看后感叹道:从小泡在市场经济潮水中的孩子是淹不死的。美国的儿童从小就被灌输了 "財富来自勤劳" 的思想。有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要让七八岁的孩子去打工送报,送广告单挣零用钱。父母有意识地在节假日给孩子找打工的机会,目的是要孩子养成自力更生、勤劳的习惯。 中国的父母们,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们,你们是否有意用市场经济冲击的潮水"湿一湿"孩子幼小的心灵呢? 在美国,有个女孩需要再添上20美元,才能购买一件自己心爱的衣服,她对母亲说:"妈妈,这样子吧,礼拜六我替你洗车子、擦地板,你再给我20元。"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事,子女给父母干活还要钱?似乎中国孩子的思想境界很高,替父母干活不要钱。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在尽这种义务,在干这种劳动呢? 大多数生活现象表明,家里的许多活,除了父母干再无别人干;家中的许多钱,除了子女花父母很少用。很显然,孩子们取得的钱与付出劳动之间失去了必然的联系。在家庭生活中,他们付出的劳动很少甚至没有,而索取的钱却很多,并把从父母那里要钱当作理所当然的事。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能接受并适应"按劳取酬"的社会吗?能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中不感到窒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