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班的家长会上,老师在会上向家长提出了一个问题:孩子之间发生纠纷时应如何进行处理,具体的情况是:在进行区域自由活动时,两个小朋友为得到一件玩具而大伤和气,彼此都很委屈。为了能当为小朋友服务的值日生,两个小朋友在抢一块抹桌布。针对这两次纠纷,家长想听听家长的处理办法。 紫光的爸爸认为:解决这种问题难就难在了现在独生子女"独"的客观事实上。有的孩子他就是不能接受别的孩子比他好,不能接受别人的观点与他的不一致,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不愿与人共享一件玩具,给这样的孩子灌输"谦让、合作、轮流、分享"都是无效的,需要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不断感受,反复体验并有所感悟。 小方的妈妈说:用孩子的眼光,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对待孩子的问题是关键。咱们认为不起眼的事,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很大的事情。如果说他先拿到玩具,别人上来就拿,对他来说就是别人抢走了自己的东西,他在捍卫自己玩具的同时,纠纷也就产生了,他保护自己的玩具是值得肯定的,只是不能用抢回来的方式。 梓涵的爸爸谈到抢抹布的事,她说:这起纠纷双方的动机并没有错,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对的,而孩子的关注点集中在了同一块抹布上,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其他的抹布也可以擦桌子,其他工作如发筷子、看洗手等也都可以实现值日的目的。这时应先肯定孩子的动机,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 通过家长会上的讨论,家长和家长几乎同时发现每个成人对待幼儿的教育都有独到的见解,每件事情中的每个孩子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家长和家长的沟通也就没有必要先抓孩子的不足,而应先找到值得赏识的亮点。然后再进一步沟通解决幼儿问题的办法。 通常情况下,家长希望得到一些积极的、良好的反馈意见,但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交流的多是孩子的问题与不足。老师考察幼儿是否好的标准是幼儿在园内的行为表现和是否学会了教学的内容。 作为家长,有时害怕和老师交流。老师突然说要与家长沟通时,家长一般都有心理准备,等着老师指出孩子在哪方面有所欠缺,需要加强培养。同样,如果是家长主动约请老师沟通,老师也会有所顾虑,是不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家长有意见了,还是因为班内孩子多,对孩子的发展关注程度不够,还是孩子在和别人的冲突中受了委屈。想让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 这都是比较尴尬的事情。 老师和家长都从孩子的闪光点开始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家长希望自己辛勤浇灌的"花朵"得到别人的认可,如同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眼中是优秀的一样。哪怕是孩子的一点点的进步,家长微不足道的一句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这种情感体验会不自觉地转移到对幼儿的态度上;同样, 家长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语言,也能激励老师继续努力,这种肯定孩子优点的交流使家长和家长心情轻松、自信、愉快。在此基础上,提及孩子目前存在的不足,老师和家长共同商量,相互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会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也能切实解决一些问题,并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