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最新资讯_

学校教育切勿“绑架”家长

时间:2013-11-15 11:23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姚跃林 点击:
分享到:
有网友吐槽:孩子班主任在班级QQ群里将家长分成三档。有家长说是逆耳忠言,也有家长说看了辛酸。笔者以为,老师当着全班孩子及其家长的面说这样的话颇有些挑拨的嫌疑。教师在
    有网友吐槽:孩子班主任在班级QQ群里将家长分成三档。有家长说是逆耳忠言,也有家长说看了辛酸。笔者以为,老师“当着全班孩子及其家长的面”说这样的话颇有些挑拨的嫌疑。教师在推卸自己责任的同时也帮孩子推卸了部分责任,结果徒增家长心理负担,于事无补。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学校教育。然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有着明显的侧重点。家庭教育在确保孩子健康、安全的同时,应着眼于习惯、心态、意志、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不应过多介入具体的学业指导。而学校教育应在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现代教育体系里,两者虽可互补,但学生的文化课学业教育的责任应当且只能由学校来承担,除非孩子“逃离”学校。

    老师“绑架”家长的事情多半发生在低学段。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分数至上以及“绩效主义”沉疴依旧。在“即学即考”的教育评价体系里,家长参与辅导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教师借助家长的力量,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学生的课余时间。说到底是应试教育思维作祟。二是低学段中学科少,容量小,内容相对简单,绝大多数家长能够插上手。三是小孩子听老师话,家长又拗不过孩子,老师的话往往经由孩子而成为家长不得不听的“圣旨”。中学生或心理逆反或思想渐趋成熟,家长和老师的话未必全听。所以,老师“绑架”家长也好,或者家长、老师“合谋”也好,一概难以奏效。然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是要从小养成,待其被动学习的坏习惯“生根”,学习主动性就很难激发出来。

    家长如有能力科学地指导孩子的学习自是好事,但要有限、有度,不能越俎代庖。要意识到学习是孩子的事,教书是学校的事,家长无法替代。家庭教育如果拘囿于具体的课业辅导,随着年级上升,必然是功效递减而副作用倍增。那些没有能力或没有时间督促和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也不必“辛酸”和焦虑,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矫正和修复的能力。如果孩子有好的习惯,所谓的“问题”终究不成其为问题。我们不要剥夺孩子的自由空间,要有长远目光,要学会等待。

    对于老师来说,如果要成就良师,就必须坚持立足于课堂解决问题。如果长期依赖家长这个“助教”,不仅教学效果好不了,而且人格力量大为削弱。中国的父母大多双双忙于生计,耗费太多精力辅导孩子学习实在勉为其难。老师“不作为”逼迫家长“为”,还言之凿凿,家长对老师和学校是不会有好评价的。“亲其师,信其道”,家长怨言不断,孩子耳濡目染,老师不可“亲”,教学效果必然打折扣。倘若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很重要,老师何不亲为?以老师一人之力解数十家长之围,此第一等功业,老师为何不做?

    人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未来,但无法选择什么样的出身。人生而有用,生命不因“无知”而丧失其独立价值。教师有责任教导学生尊敬父母懂得感恩。如果当着孩子的面无端指责其父母,或者陷家长于不能自拔的伦理困境,实非明智之举。

    总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均要恪守各自职责。(作者系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