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平 幼儿的成长本来就应该有父亲的责任,为什么《爸爸去哪儿》却触动了那么多人的敏感神经,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爸爸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关注,节目播出以后,收视率超出电视媒体的预期,甚至就连那些只喜欢看动画片的孩子也喜欢这档荧屏亲子节目。有关“荧屏亲子热”引发媒体及坊间的热议,可谓五花八门。然而这些明星的家庭教育方式,并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而具有广普性。我们更应该站在教育的高度审视这一社会现象,理性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使家长们真正静下心来,履行父母的责任,养育好自己的孩子。 孩子独特的精神世界不容忽视 把安静还给孩子 孩子的成长本来有其自然的轨迹,而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往往用自己的视角,有意或无意地误读幼儿的童真。有关《爸爸去哪儿》热播以后引发的社会各界的热议中,不乏积极的观点,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还有许多成人制造的娱乐“卖点”或“看点”。如在某些媒体炒作与所谓专家解读这一现象时,甚至把孩子们之间本来属于童真“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社会角色游戏,与婚姻、爱情扯上关系,牵强附会地编造出一些八卦娱乐花边,吸引观众的眼球。这完全是对幼儿童真的亵渎,同时也是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我们必须加以摒弃。按照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处于3至6岁阶段的幼儿,男孩女孩之间,说句“喜欢”实属童言无忌,天真无邪。这种成人视角的解读,娱乐了大众却亵渎了童真。孩子的成长,需要安静的环境;幼儿的童真和稚嫩心灵,需要成人的悉心呵护。成人不该让孩子们承受太多他们难于承受的东西,一定把孩子当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当成大人来看待。 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教育孩子 把游戏还给孩子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这是学前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我们在《爸爸去哪儿》第一集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村长宣布要“每个孩子交出自己的玩具和零食”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出了不情愿,甚至年龄较小的孩子还表现出了极度的抗拒——哭闹。在一般人看来,这些孩子可能是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离不了这些东西而已。 其实,不论大小,无论男孩女孩,玩具在他们的生活和游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了解与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否则,只能做些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事情,这是与我们教育的初衷相悖的。 相信孩子有面对挫折的能力 把成长还给孩子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同质性,在与同龄人交往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建立友谊、化解矛盾以及抗挫折的能力。在《爸爸去哪儿》的沙漠之旅中,我们看到了王诗龄与田丽橙两个小朋友,曾经几度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矛盾,但观众们欣喜地发现,在身边没有大人的情况下,两个小伙伴很快又和好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因为孩子之间的矛盾而导致成年人之间的争吵,甚至是大打出手,然而孩子转脸就和好,但家长还在那里耿耿于怀,不肯和好。因此,成年人不要过多地介入幼儿同龄人的小世界,并相信孩子能够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过程中,学习与遵守规则,并最终达成新的规则。家长应该给孩子们成长的空间和余地,让孩子自然成长。 在点滴中找到平凡家庭育儿的精彩 孩子需要朴素温暖的生活 由于遗传素质、环境及教育等因素的不同,每个幼儿都具有与其他幼儿不同的地方,按照幼儿心理学的表述,也就是幼儿的个别差异,这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虽然在《爸爸去哪儿》节目里,编剧考虑到了邀请不同职业、不同带孩子经历的明星爸爸,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星二代”。但这些孩子成长经历的光环是不可复制的,更何况许多“星爸爸”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存在着探索的成分,有时甚至常常因缺少独自带孩子经验,面对孩子想家、哭闹、缺乏独立性等棘手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同样不能追星,更不能盲目地模仿星爸们的具体做法。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从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入手,给孩子更多锻炼的机会,克服盲目攀比的不良心态,念好自己的“育儿经”,使家庭教育回归本真。(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