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 让孩子自主表达 秋意渐浓,海河之畔的天津城依然美丽,清凉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在天津市津南区第一幼儿园的门口,透过栏杆,记者看到孩子们正在暖阳下进行室外活动。走进园内,一个个活泼机灵的笑脸迎面绽放开来。 与此同时,一起映入眼帘的还有那些色彩缤纷、充满童趣的儿童画。“这些都是孩子们创作的。瞧,这些形式各异的房子、夸张的自画像……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主题。”园长董玉媛介绍道。 美术教育对促进幼儿思维和心灵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津南区第一幼儿园将美术教育作为园本特色。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打破了教师画、学生学的传统美术教学形式,转而变为体验性、引导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关注幼儿的个体体验,引导幼儿发现美,进而创造美。 以画房子为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先示范房子的画法,一个孩子画完停下来时,教师会鼓励孩子继续添画:“天上、地上有什么呀?”孩子马上说:“太阳、白云、小草、小花。”教师此时会给予鼓励。其实,孩子的这幅画并没有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教师的构思。 同样是画房子,津南区第一幼儿园美术教研组教师闫红娜并没有先示范,而是在丰富幼儿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孩子自由地去画。整个活动过程中,闫红娜没有过多介入与指导。结果,孩子们的作品五花八门。其中一幅画很特别,画面上有几个高矮不齐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里面叠放了许多小汽车。看着大家好奇的眼神,画的作者介绍道:“这是我们住的高层楼房,爸爸每次都找不到车位,我想让每层都有一个露台放自己家的车。”“车子怎么上下呢?”教师问道。“电梯呀,电动车都能用电梯上下,汽车弄个大电梯不就行啦!”孩子通过绘画,富有创意地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感知。 “我从孩子的表达中感受到儿童对生命的热爱和积极生活的态度。如果成人盲目干预,这美好的一切便可能消失。如果我们把孩子的需要放在心上,你会发现,原来,儿童绘画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成人只能是协助他们发展下去,而并非控制。”闫红娜说。 这样的事例很多。在教学形式上,津南区第一幼儿园采用了观察、欣赏等方式,引导幼儿大胆表现。 毕加索说过:“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得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得像一个儿童。” 在津南区第一幼儿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大胆自由地绘画。 礼仪教育 文明的熏陶和感染 美不仅存在于美术里,更存在于生活中。特别是文明礼仪,更能体现人类品行之美。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誉,要培养有礼的人,应该从幼儿开始。津南区第一幼儿园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小朋友,起得早。来园时,不迟到。见老师,问声好。见伙伴,问声早……”清脆的童声飘过,让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孩提时代。 “这首《入园歌》是丁嘉维老师创编的,她发现有的幼儿早上来园较迟,不主动与教师打招呼。于是就想,可以编首歌让孩子们学习入园时的礼仪。后来,有教师又提出,有很多幼儿不和家长再见,于是丁老师又加了一句:‘与父母,把别告。好孩子,懂礼貌。’这样的儿歌源于幼儿生活,孩子们可爱学了。”小班年级组长郑娜介绍说。 此外,津南区第一幼儿园的教师们还通过采集幼儿生活中的“常规要求”,创编了来源于幼儿实际生活的“幼儿生活礼仪儿歌集”,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幼儿礼仪的培养过程中,津南区第一幼儿园更注重对孩子学礼、知礼、用礼的培养,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为此,幼儿园一直将礼仪教育贯穿于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 每天早上,幼儿园的门口都有4位小小接待员,他们是“幼儿晨间礼仪接待岗”的4位礼仪小明星。在门口,孩子们向来园的小朋友、教师、家长问好,让幼儿和家长从早上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刻起,就接受文明礼仪的熏陶和感染……接待员轮流替换,幼儿园的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礼仪小明星。 与此同时,每个班级还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礼仪墙饰,包含了礼仪小明星、大家一起学礼仪等内容。礼仪教育的开展,不仅是在教育幼儿,也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着家长和教师。在接送幼儿时,家长不再像以前那样在门口拥挤,而是主动排队;在发现小柜门没关好时,家长会主动将柜门关好;为孩子准备活动前所需材料时,家长们都会多带一份…… 开展礼仪活动以来,教师对自我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教师是幼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因此,幼儿园创编了教师的礼仪歌。此外,幼儿园还采取多种形式规范教师行为,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例如,进行“快乐有礼”教职工参与式培训,通过“有礼竞答、有礼表演、有礼走秀、有礼参与”等环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普及礼仪知识;开展教师礼仪形象大讨论,以“礼仪主题树”的形式形成《津南一幼教师礼仪行为规范》,将外在的硬性制度变为教职工内心的自觉行为。 奋进团队 教师成长的家园 对教师的规范和提升不仅限于外显的礼仪,还有表面上看不见的更深刻的专业内涵。幼儿园生存发展的关键是教育质量,而质量的提升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教师思想建设方面,津南区第一幼儿园始终引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幼儿园的发展结合起来,将自己的工作业绩与幼儿的健康成长结合起来。让教师与幼儿一起成长,成为幼儿园平衡发展的两个端点。 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幼儿园通过专题教研、业务学习、师徒结对、基本功竞赛、听课评课、外出学习等措施,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使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升。近年来,多名教师获得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师德标兵、区级“新秀杯”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人在市、区竞赛、优秀活动评比中获奖。教师的专业成长,已经成为幼儿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教师的成长得益于幼儿园充满激情活力的团队氛围。“幼儿园是我们成长的家园,是一个宽松、自由,团结奋进的集体,为我们创设了学习发展的平台。”郑娜说,“是金子就会发光。在一幼这个集体中,只要勤于思考、甘于奉献、勇于进取,就会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就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当初刚成为市级优秀教师时,张志焕坦承压力很大。当所有人纷纷对她提出建议时,张志焕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此时,董玉媛拍了拍她的肩膀,叮嘱她,注意身体,放轻松,不要有压力。“那时候,真的是松了一口气。园长的关怀总是这样,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刻。” 对于这样的关注,张育文体会最深。作为区教育局亲自挑选的第一位师范研究生,张育文深感责任重大。初入一幼,董玉媛给张育文破了个例,作为新教师的张育文可以跳过保育工作,直接进班。而这个学年的工作,用张育文的话形容,简直“惨不忍睹”。然而董玉媛看在眼里,却没放在心上。她给张育文的只有鼓励与肯定,在董玉媛的带领下,其他同事也纷纷为张育文出谋划策,制定新的成长计划,将她的理论优势发挥出来,并不断弥补实践中的不足。就这样,张育文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谈及这个团队,董玉媛倍感骄傲。“我们园有近60位教职工,一学期统计下来,没有一例迟到或早退的。老师们说:‘工作没做完,如果走了,内心会深感不安。’我从来不要求教师加班,是她们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不甘落后的精神,带给了这个团队无限的活力与激情。” 一池活水 让人才进得来,出得去 今年教师节时,董玉媛把刚刚去津南五幼上任的园长孙霞和主抓教学的刘金玉请回幼儿园参加庆祝表彰活动,当刘金玉代表曾经的美术教研组接受“优秀团队”奖时,无比激动的她感慨地说:“没想到我还能回来领这个奖,非常珍惜在一幼的这个氛围,今后我会带着一幼精神更加努力地工作……” 刘金玉说的一幼精神,如今已伴着这些优秀人才来到了津南区的各个园所中。目前,除一幼以外的10所津南区公办园中,有4位园长是从一幼走出去的,还有4位正在其他园所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副园长或教学主任)。也正因此,津南区第一幼儿园被当地幼教界誉为“干部的摇篮”。 天津市津南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公办园不断增多,对高素质、高水平管理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幼的教师有口皆碑,成为很多幼儿园眼中的“香饽饽”。 对于园长而言,培养人才颇费心力。当一个个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时,董玉媛想的并不是如何留住他们,而是如何让人才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最大效用。“如果其他新办园需要我们的教师,只要他们愿意,我第一个表示支持。”就这样,一批干部、优秀教师被派往其他园所担任管理或重要的教学工作。 “我们不断地输送干部,无论是到各园所还是教育局,都是为了津南学前教育的发展。”董玉媛如是说。 也有人不平,这么多年的培养,岂不是白费了?有人纳闷,为什么园长不留住这些优秀人才?面对这些问题,董玉媛微微一笑。“在我心里,幼儿园如一池水,有进有出,方为活水。只进不出,则水满自溢。每个教师都有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发展成长,教师所具有的教育精神才能常具活力。当一个优秀的副园长成长起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支持,就是放手,给他更大的发展空间。” 管理策略 让每位教师对发展充满期待 优秀人才走了,幼儿园怎么办?“我们对干部的培养从一入园就开始了。”这才是关键,也是董玉媛能够如此自信的原因。对董玉媛来说,每位新入职教师都有成为储备人才的可能。 如何培养?董玉媛有一套完整的计划。无论新老教师,董玉媛都要求他们在充分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制定一份三年计划(含近期规划)。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帮助教师找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提供尽可能多的培训机会和展示平台,促进教师实现自己的目标。 同时,幼儿园注重管理网络,并形成有效的管理梯次。比如,从班组长中推选出优秀者任年级组长,参与幼儿园行政管理,全面负责本年级各项管理事务,在实际工作中历练管理能力,为后备干部储备人才。每一位校级干部都有一至两名后备干部,当有人员变动时,有人及时补上,整体工作不会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幼儿园建立激励机制,让每位教师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当教师处在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环境中时,他可以成就自己的理想,看到值得期许的未来,并感受到通过努力而获得的信任与尊重。我想,没有什么比有希望、有梦想更让人振奋的了。”董玉媛动情地说,“我们所做的,只为让更多孩子能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