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在固定时期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当孩子正处于这个阶段时,父母必须及时引导,一旦忽视或没有加以指正,孩子便会变得自私自利。 以自我为中心,是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新生儿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时,还没有建立“客我之分”,所以他们认为吮吸自己的手跟吮吸其他东西没有差别。 但到了2〜3岁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并把自己从他人和外界事物中区分开来,学着使用“我要”、“我有”和“我的”等,带有第一人称的代名词来表达需求。此时,自我意识发展到自我中心阶段,儿童将以“我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认为周围的人、事、物都跟自己密切相关;并且他们往往从自我角度来进行行为选择和活动设计,而不考虑他人。 但是随着幼儿的交往活动增加,他们已逐渐产生“他人意识”,进而认识到“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到了4〜5岁时,儿童不仅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好处,还会进一步理解自己的行为能替周围人带来何种益处,若父母在此时加强“换位思考”的教育,我们将能看到孩子会为了团体的成功而行动。 其实,“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人人都有,只是程度和发展速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果自我倾向过于严重,甚至到了6〜7岁还停滞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时,代表其换位思考的能力尚未形成。并且,他们往往会过分集中注意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上,不能采纳他人意见。对于与自己意见相反者,全然不能接受,因为此时的他不了解除了自己的观点外,还可以有别人的意见,甚至他们会认为别人的心理、想法和自己是完全一样,因此会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而当父母了解孩子从“自我”意识到“他人”的发展过程后,便必须针对各年龄层加以引导。由于孩子年龄小,具有可塑性,所以尽早将感恩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田里,才能越早开花结果。而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引导与指点将成为孩子是否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关键! 教导孩子将心比心地站在他人角度设想时,父母自己也必须做到,尤其与孩子的相处中更是如此。究竟,父母该如何引导年幼的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发展换位思考呢? 让孩子清楚自己的角色 从孩子3〜4岁开始,便要让他们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勿让孩子产生自己是“家庭核心”的错觉。 例如,家里只剩一颗梨子,不要只留给孩子一个人吃,可以根据家里的人数平分,让他知道自己的食物只是其中的一份,而不是全部,懂得与人分享的概念。假使爸爸、妈妈舍不得吃想留给孩子亦可,但是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优待”含有父母的自我克制以及对他的爱,而非理所当然的应得,以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学习多替别人着想 由于年纪还小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为别人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因此思考模式通常仍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时父母可引导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练习换位思考。 朋友就曾分享自己教育孩子“换位思考”的经验给大家作为参考。有一次,奶奶帮孩子买了一顶帽子。结果孩子一戴,抱怨帽子小,甚至还觉得头皮发痒,脸上的不悦显而易见,甚至还没有向奶奶表示感谢之意,这不仅让朋友非常生气,奶奶也是一脸尴尬。 等奶奶离开后,朋友忍住即将爆发的怒气,冷静地问儿子:“如果你买了一个礼物送给别人,结果人家看到你送的东西后一脸不高兴,你心里会怎么想?如果对方高兴地接受,并真心感谢你,你是不是会很开心呢?”朋友说当孩子听到这儿时,就知道自己做错了,当天就打电话给奶奶表示感谢,并为自己的失礼道歉。 后来,他的儿子渐渐学会为他人着想,即便朋友没有给予指点,他也能在面对别人的好意时,主动表达感谢之意。由此可知,当孩子具备为他人着想的意识时,他们才能杜绝自私与任性的产生。 让孩子学会分享 “分享’’是为他人着想的延伸。许多人认为帮助他人,意味着付出及对自我的克制。然而,以广义的解释来说,更多人是从助人的过程中发现快乐,因此让孩子体会与他人分享所带来的快乐,未来他将会更愿意与人共享美好的事物;甚至当别人有难时,他还会主动帮助他人。 来自《父母为什么教出小皇帝》 王擎天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