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机会,宝宝就会缠着妈妈不放手。不论妈妈给他多少注意,他总是嫌不够。 每天早上妈妈要上班时,都要和小宝宝周旋一番。宝宝总是不停地哭闹着,拽着妈妈的衣服死活不肯松手,弄得妈妈也心烦意乱。为了防止宝宝哭闹,妈妈只有每天一大早趁宝宝没醒的时候就悄悄出门。 可是两天后,宝宝就发现了事实的真相,于是以后的每天早晨,妈妈还没起呢,小家伙就先醒来了,接着就用黑黝黝的大眼睛监视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妈妈走时,他非要大哭一场不可。妈妈下午下班后,宝宝更是缠着妈妈寸步不离,生怕一失手妈妈又走了。 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哭首先是一种表达宝宝生理和宝宝心理的需要。对不够自立的儿童来说.哭是他们特有的语言,也是他们向父母发出的信号。如果他们发现父母不能特别关注自己,或者自己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软磨硬泡,以达到其目的。 大人一旦迁就,就会使儿童找到了“要挟”大人的“法宝”,此后他们会一再运用这一“法宝”迫使大人“就范”。这种行为如果进一步发展,儿童就容易形成自私任性、粗野无礼等不良行为,对他的心理发育极为不利。 还有些儿童哭闹,往往是由于他们缺少安全感和独立性。比如家里有人去世、父母离异,或者在幼儿园遇到让他感到恐惧的事,与小朋友发生矛盾等。 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儿童的哭闹都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会逐渐停止哭闹。但父母对儿童的娇生惯养,常常是引起儿童哭闹不已的主要原因。比如家长因为担心儿童受伤或因为其他原因,总是给儿童很多限制或者总对他突然冒出来的每个念头立即作出回应,想方设法满足他的要求等。久而久之,儿童就会期望家长永远这样做,最终让父母忍无可忍。 因此,面对儿童的哭闹,家长千万不能冲破了理智的“闸门”,要把握好分寸,理智地对待,恰当地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