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儿童多是独生子女,平时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偶尔碰上什么困难或难题,总是喜欢往大人面前推,自己懒得想办法解决。这样一来,儿童不仅身体“闲置不用”,做什么都显得笨手笨脚的,甚至聪明与灵气也有丧失的忧虑,本来聪明伶悧却表现得懒散怠惰。 “动脑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根本途径之一,不爱动脑的儿童的智能往往不深,潜力得不到开发,在懒散心理的驱使下,将来很难有大的做为。可见,让儿童养成动脑的习惯是儿童成长最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个习惯可以决定他一生的成就与梦想。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经常跟爸爸玩,可以开发主管逻辑和理性的左脑。那些数理能力差,进取心差,学习成绩达不到平均水平的儿童,多是五岁前爸爸经常不在家的儿童。这是因为在五到六岁时,儿童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已相当发达,在这个阶段多与儿童做一些有关思维能力的游戏,对儿童的左脑开发与智能发育很有好处,而爸爸经常不在家,导致这一段开发缺失,从而导致儿童相关能力缺乏。 一般来说,人的左脑负责语言表达、逻辑分析、数理和理性类的信息,而右脑负责时间、空间、直观、感性和非语言类的信息。这也是有的儿童想做工程师而不想当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有的儿童不喜欢数学计算而喜欢读书……的缘故。 不过,造成儿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可能和大人的态度、鼓励和行为倾向有关系。一般情况下,那些理科成绩靠前的儿童,多是有爸爸或与爸爸接触较多的儿童。让儿童从小学会用脑、学会思考,从小养成动脑习惯,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一、漫画与思考能力。很多爸爸为了培养儿童的智力,给儿童买了好多的故事书,希望儿童能从中受到启发,学会动脑。其实,让儿童阅读大量的故事读物,不如阅读漫画读物更有利于智力的培养。儿童如果年龄还小,理解能力往往不够深刻,对一些深奥的故事情节往往很难弄明白。而漫画却可以先给儿童一定的情节启示,诱发儿童去思考。像德国的《父与子》,丰子恺的漫画都是很经典的优秀作品,这些好的漫画书都可以使儿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激发思考能力。 二、运动与记忆力、注意力。很多爸爸都希望儿童能多思考,以开发脑细胞。其实,真正的知识不是从纯粹的思考中而来,而是在积极接触外部世界时所得。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促进与大脑密切相关的前庭功能发育,而前庭功能的发育则可以促进次序记忆和操作记忆。因此,经常让儿童做一些轻松的运动,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这是因为在运动时,脑神经网络会快速形成,这时大脑的认知功能就会更加活跃。 三、积木与想象力。只让儿童玩一些奥特曼之类的玩具,肯定是爸爸的失职。积木类玩具才是开发儿童想象力最有用的玩具,因为积木类玩具不仅能帮助儿童对几何的认知,还可以开发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能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美学认知等。 四、读书与大脑信息。让儿童学会用脑,培养读书习惯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读书不仅可以使儿童头脑的灵活性大幅度增加,还可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尤其是孜孜不倦地读书,就可以把多种知识传递给大脑,这样就开阔了儿童的视野,扩充了儿童的相关背景知识。而且,多读书,对儿童的人格发育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读书越多越好,通过书面知识接受多种信息,从而促进儿童的脑细胞发育。不过,爸爸还应选一些适宜儿童这个年龄段阅读的书籍,使儿童能够理解与掌握。 五、参加活动与人格智能。如果总是给儿童太大的学习压力,整天都让他学一些琴棋书画,休假日也都在辅导班,那么,儿童虽然能学到一点知识,但将来很可能会有人格上的缺陷。因为合适的群体活动与适当的玩耍,可以培养儿童的交流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因此说,多让儿童参加同龄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这比关在家里学习技能要重要,并且当儿童遇到困难时,还可以锻炼较为坚强的性格。 六、情绪与记忆功能。情绪对儿童的学习影响很大,如果儿童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或者在发怒的状态下学习,那么效果肯定比较差。这是因为,人的大脑,从边缘系到前额叶的神经回路里,如果有一些强烈的不良情绪,比如不安或愤怒等,就会对大脑前额叶的记忆功能带来不良的影响,使记忆力下降,所以,爸爸在让儿童学习时,最好能让儿童保持良好的心情。 . 七、音乐与大脑神经网络。小时候,让儿童多听音乐是开发大脑最有效的方法。因为音乐不仅能提高人的时空推理能力,还能促进大脑神经网络的发育,尤其可以刺激脑神经细胞的“触突”形成。听音乐是一种多重体验,需要大脑中听觉、视觉、认知、情绪、动作体系等全部智能的参与。而且,在处理音乐信号时,人的左右脑都要参与,这时就不能不动脑。 八、感觉体验与思考。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感觉系统体验的印象概念,对人的头脑发育很有效。这是因为印象和概念,是通过头脑各个部位学习与记忆的模式反复归纳形成的,其中,音调和语言是从侧头叶和前额叶形成的,动作模式是从基底核形成的,色彩和形状的模式是从后枕叶形成的,情绪经验是从边缘系形成的。因此,头脑通过感觉系统的体验而产生的印象与概念,可以成为思考和创造力的基础。所以,爸爸平时可以多让儿童去体验与感触一些新鲜的事物与环境.以培养儿童的思考能力。 九、深呼吸与脑细胞开发。科学研究发现,做深呼吸时,可以向血液和脑提供一定的氧气,从而使大脑释放出幸福激素。因此,爸爸平时可以教儿童多做一下深呼吸,在开发细胞的同时,还可使儿童保持安静的头脑。 十、兴趣与动脑筋习惯。如果儿童不爱动脑筋,不要一下子向他提出太高的要求,而要采取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方法慢慢去开导。爸爸可先以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感染和影响儿童,并且用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态度来影响儿童。同时,再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从最直接、最容易思考的问题人手,给儿童提一些问题,激发儿童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比如,让儿童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之处,之后再逐渐加大难度,引导儿童动脑,从而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难题。 十一、观察与动脑习惯。引导儿童观察季节的变化,观察动植物的基本特征,不但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培养儿童动脑的习惯。因此,爸爸要经常带儿童到大自然中去,让儿童一边观察一边提出问题;也要让儿童到社会中去感受生活,拓宽生活的空间。 十二、游戏环境与动脑。要培养儿童的动脑习惯,还要给儿童创造一些动脑筋的环境,比如经常搞一些家庭智力游戏、猜谜活动、中秋赏月晚会、数学游戏等,在活动中启发儿童动脑筋,将数学与智力题融入活动之中。 十三、协作与脑活动。儿童之间互相交换信息,往往比单方面传达信息对脑的刺激更多。因此,爸爸平时要多让儿童和别的儿童交流想法,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这样儿童就会动脑思考,学习效果也将会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