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家园共育_

换个角度走进幼儿艺术世界

时间:2015-01-27 21:44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侯朝宇 点击:
分享到:
■侯朝宇 在美国格林维尔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奇怪的小房间。走进这个小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倒置的《蒙娜丽莎》,让人不禁驻足和惊讶:为什么要倒置这幅世界名作呢?向

    ■侯朝宇

    在美国格林维尔儿童博物馆里,有一奇怪的小房间。走进这个小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倒置的《蒙娜丽莎》,让人不禁驻足和惊讶:为什么要倒置这幅世界名作呢?向上看去,木纹清晰的“地板”居然在参观者的头顶上,沙发,台灯,绿色植物都仿佛摆脱了重力的作用,倒着吸附在“地板”上。紧贴着墙壁的书架从上悬挂下来,里面的书籍像是被磁铁牢牢倒吸在书架上。

    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往往要求我们改变对现有秩序和规则的习惯思维,学会突破,这就是一种创造。而孩子的艺术教育不是简单地传移摹写,艺术最根本的特质就是创造。

    事实上,创造并非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是任何一个儿童拥有的特质。著名的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说过:“创造性是人类所具有的本能。……儿童尚未学习如何去使用它以前,就懂得使用。”在一个初生的小生命那里,我们完全看不到成规陋习的影子。单就早年的艺术表现而论,只要没有长期领受成人的条条框框和强制命令,他们总能够不拘一格地、直接大胆地表达着自己。他们笔下的太阳可以是白色的,而并非千篇一律的红太阳;他们笔下的花儿可以长高到云端上去,而并不总是微小地固守在那里;他们笔下的雨点是彩虹将大海里的水吸到天上然后喷洒下来的,而不是来自片片乌云……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艺术创造力在慢慢消逝,他们中的更多人,几乎完全失去了对艺术的兴趣。我们不能将原因归之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发展规律。教师以告知、暗示、命令、威逼等办法促成儿童被动完成一幅幅看似色彩斑斓、美妙无比的作品,其目的更多是为了满足家长认为好看或者比赛拿奖的要求。要改变儿童艺术教育中的弊端,需要教师和家长不断提高和完善教育理念和艺术修养,给儿童提供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儿童有自由创造的机会,尊重儿童的创造,切实转变艺术教育观念。

    首先,艺术永远是在创造着世界。艺术的创造与科学不同,科学改变了物质世界,而艺术则是在改变着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一个倒置的房间不可能改变地心的引力,但是它让我们看到生存和生活的一种可能性,艺术就是在开拓这种可能性。人类的生活扎根于现实,却生长于梦想,没有这种对于可能性的想像和创造,人类只能像植物那样,生活在泥土里。一个儿童,能够经常在某种可能的空间里生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也是一件高尚的事情。他由此而能领悟到这个世界是可以去改变的,可以去创造的,而不是墨守成规。

    其次,艺术教育更重要的是创设一种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物质环境提供给儿童活动的空间、材料、感官上的视觉刺激,精神环境为儿童创作提供自由、自主、理解和积极引导的心理氛围,激发他们创作的冲动。适宜的环境将促进儿童艺术素养的形成。而环境发挥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凡是急功近利的要求很难看到儿童艺术潜质持久地发挥。

    再其次,努力拓展儿童对装置艺术地学习,鼓励他们进行装置艺术创作。我们可以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利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用品,创造性地进行改变它们的位置、结构、色彩,或进行组合、分割,以此来表达情感。因此当代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也并不神秘。如将各种废弃的机器零配件通过组装,成为恐龙,或者在秋天,将颜色相同的雨伞安置在室外没有树叶的大树上……有些教育机构里虽然展示有一些装置艺术品,但往往儿童参与制作得少,材料单一、创新性不足、艺术性不高。其实,装置艺术的材料随处可得,完成作品需要儿童动手动脑,在“做中学”,即使是完成后的作品也可以随时进行改变,重新再创造,给儿童不断否定自己、挑战自我的机会。因此,装置艺术是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包容性,它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延伸,是启发儿童创造思维和拓展他们艺术视野的有效途径之一。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