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讲礼貌
时间:2013-07-11 14:12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组 点击:
次 |
|
那怎样教育孩子‘懂礼貌呢?要加强自己的文明礼貌修养,为孩子做出榜样 妈妈为孩子做榜样要体现在生活的时时处处。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加塞儿,不妨碍他人休息,主动
作为古老的文明礼仪之邦,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民族特色的礼仪、家规应该得到传承。如清晨即起,打扫庭院;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但是在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里,由于一个孩子的金贵,容易形成以孩子为中心,于是长幼、父子都不分了,该具有的礼貌、该定的规矩都不复存在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文明礼仪需要根基,失去了根基,就等于丢掉了中华民族的特色。
正所谓:树要早浇,人要小教。幼小时培养的文明习惯,会让其享用一生。
教育孩子文明礼貌是做人处事的起点。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认为,礼貌是儿童与青年应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可见,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把文明礼貌看得很重。
那怎样教育孩子‘懂礼貌呢?
1、要加强自己的文明礼貌修养,为孩子做出榜样
-
妈妈为孩子做榜样要体现在生活的时时处处。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加塞儿,不妨碍他人休息,主动让座位等。又如,夫妻之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因为争吵的语言和行为是不文明的,对孩子的言行和心理都有不良影响。
文雅的谈吐必须与得体的举止相匹配。因此,家长在教会孩子使用礼貌用语的同时,还应坚持不懈地培养其得体优雅的举止。
-
2、礼貌是对他人的尊重
这要结合实际来与孩子共同体会,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不知道等大家坐下之后再动筷子,一般妈妈可能不太理会这一点,而有教育意识的妈妈就会启发孩子从他人的感受上想想,让孩子懂得不等人坐齐就动筷子,是不尊重他人的举动。妈妈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体会与别人谈话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的感觉;一起体会见了人要表示问候,得到他人关心帮助要表示感谢的心情。让孩子认识到礼貌是一种情感的沟通,讲究礼貌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3、父母对孩子的言谈举止进行具体的文明礼仪指导,应从家教礼仪入手
(1)早晚出门回家,要有礼貌地同家人道别和问候。
(2)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穿衣整洁得体;自觉学习,不要家长督促;主动分担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3)主动关心父母,家人生病要安慰照颐。
(4)家人有过失,应有礼貌地提醒、劝告。
(5)虚心接受家人的批评教育,不任性,不顶嘴,知错就改。
(6)尊重、礼让长辈。
(7)吃饭请家人先入座,注意吃相,离开饭桌时向父母打招呼。
(8)打电话、接电话有礼貌。
(9)在家游戏时不要影响父母或邻居的休息和工作。
(10)客人来访要以礼相迎,热情待客,家长和客人谈话时不随便插嘴,客人走时以礼相送。
(11)同伴来家要热情接待并向家人介绍,活动和学习时不影响家人和邻居。
(12)尊重邻居,邻居有困难要主动帮助。
(13)在社区玩耍时要注意时间和场合,不影响正在学习、休息或工作的人;同伴玩耍时不要吵架打闹,要互相谦让。
(14)出门做客要选择恰当的时间;注意敲门或按门铃,得到允许后再进门;见面问候,说话有分寸;不随便动别人的东西;走时礼貌告别。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
我们做母亲的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文质彬彬、举止大方高雅的人,那么就要从两三岁的幼儿期开始训练。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订立一些规矩,告诉他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孩子会逐步、建立良好的习惯。
孩子一旦养成了文明礼貌的习惯,就会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积极去追求美好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讲,文明礼貌是孩子成才的“促进素”。同时,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也会给家庭带来生气,给自己减少麻烦、增添许多乐趣。更重要的是,孩子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就会从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要受到社会规范的结束,逐步懂得一个人的社会责任,从而更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的要求。因此,我们每个妈妈都要把文明礼貌教育作为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它,搞好它。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对社会必须承担的一种义务。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孩子不礼貌,孩子长大后也就变得没有礼貌可言。也就是说,以应有的尊重及礼貌对待孩子,孩子才会懂得尊重和礼貌。当然,好的礼仪习惯的养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要各位母亲耐心地等待与守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