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最新资讯_

“绿色”教育造就孩子“绿色”成长

时间:2014-05-09 07:45来源:新华网 作者:编辑组 点击:
分享到:
孩子有浪费水、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怎么办?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俭节约意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校长黄利华表示,能产生良好效果的教育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受能获得常识
孩子有浪费水、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怎么办?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俭节约意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校长黄利华表示,能产生良好效果的教育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受能获得“常识”、感受能加深理解、感受能诞生记忆。在教育浸润的过程中,孩子能否有获得深刻体验的机会,进而感受理解并付诸行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树立环保意识时,同样需设计好的活动,让孩子在亲子活动中与父母共同成长,比如亲子环保游、亲子植树游等。

  案例

  家长吕女士:孩子现在上小学五年级了,可是我觉得他有的时候在勤俭节约方面做得不是很好,洗手刷牙的时候水龙头就一直开着,怎么说也不管用,饭不想吃就扔在一边,这样的例子很多。作为家长,在平日生活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帮助他养成环保节俭的习惯呢?

  专家观点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校长黄利华:培养学生一个好习惯,仅靠说教是不够的。孩子的成长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自觉的发展愿望和动力,我们需要将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在体验中获得感受,在感受中增强意识。

  能产生良好效果的教育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受能获得“常识”、感受能加深理解、感受能诞生记忆。在教育浸润的过程中,孩子能否有获得深刻体验的机会,进而感受理解并付诸行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同样需设计好的活动,让孩子在亲子活动中与父母共同成长。如:

  亲子环保游:以环保的出行方式参观一次环保主题的展览,了解节能减排的知识,在游玩中保护环境,身体力行增强环保意识。

  亲子种植秀:父母与孩子共同在家中盆栽蔬菜,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分享家庭种植的成果,渗透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艰难日体验: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人每天要用掉百升以上的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在埃塞俄比亚,人们每人每天只有3升水。父母不仅可通过数据加深孩子节约用水的认识,还可在周末与孩子共同体验严重缺水或粮食严重匮乏地区的生活状态。如:体验一天每人只有3升用水量的生活等。

  在评价中深入反思,在反思中发展进步。

  美国理论家斯塔尔比姆说:“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进步。”有效的评价可使学生由“被评价”转变成“主动参与”,由“受规则限制”转变成“制定规则”。家庭教育同样如此,而且还可呈现出更为生动、灵活的评价过程。如家长可结合环保、自我管理、勤俭节约等理念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观察生活,制定家庭节能减排:

  解决方案

  变废为宝、捐旧还绿:把家里的旧报纸等各种废品收集起来变卖;把旧的图书、玩具拿到跳蚤市场上出售。

  环保节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与家长共同开展环保节能行动,比如水的二次利用、合理膳食、节约粮食、随手关灯等。

  减少开支:一是学习、生活和娱乐能够借用、替代的尽量不买新的;二是由于成长很快,尽量多穿校服,少买新衣,不仅节省开支,而且还减少新衣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以上做法,把家里的水、电、气等生活费用节省出来,并进行方案实施前后家庭相应开支的对比,父母将节省额度作为合理化建议奖励给学生,学生积攒后用于希望工程等献爱心活动,家长则结合阶段完成情况进行适时评价,引导孩子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不仅开发出基于朝阳学校的绿色环保教材,还开展了绿色校园、绿色习惯等主题研究课,探索绿色教育体系:绿色育人目标、绿色课程建设、绿色课堂文化、绿色习惯培养、绿色评价体系、绿色文化设计等。从小在孩子们心中树立“美丽校园,绿色成长,文化传承,从我做起”的观念,从爱身边的环境开始,到爱地球家园,从自己个体的绿色生活,到影响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二小“以爱育爱”的内涵,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