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蕊乐园—让孩子爱上英语

你目前位置: 主页_最新资讯_

做好管、评、扶、帮

时间:2014-04-21 10:11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本报记者刘华蓉 揪耳朵、扔垃圾桶、扎针当这样的虐童新闻爆出的时候,人们在关注事件的同时,发现这是一所民办幼儿园。 当西安某幼儿园长期给幼儿服食病毒灵的新闻爆出的时

    ■本报记者 刘华蓉

    揪耳朵、扔垃圾桶、扎针……当这样的“虐童”新闻爆出的时候,人们在关注事件的同时,发现这是一所民办幼儿园。

    当西安某幼儿园长期给幼儿服食“病毒灵”的新闻爆出的时候,还是一所民办幼儿园!

    这些个别事件引起连锁反应,幼儿园被有的媒体蔑称为“药儿园”、幼儿教师形象被严重妖魔化、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家长让孩子携带录音笔、摄像头入园、家长在幼儿园外带着望远镜蹲守的情况。

    民办园到底怎么了?民办园到底该怎么管?怎么扶?怎么帮?我们试图和专家、民办幼儿教育机构举办者一起,来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和解决之道。

    管!“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说民办幼儿园是中国学前教育的半壁江山,毫不夸张。全国19.8万所幼儿园,民办园占了一半以上。体量如此庞大,难免鱼龙混杂。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这样的事情,对伤害幼儿成长的恶劣行为,只能是零容忍,必须严加惩治。

    在日前本报学前教育周刊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座谈会上,专家和民办学前机构负责人一致认为:对民办幼儿园必须规范管理,才有健康发展。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杨志彬说,民办幼儿园当前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了恶劣影响,尽管总体上说是个别现象,并不代表民办学前教育的主流,但是这样的现象应该引起所有从业人员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和重视。应该解剖挖掘,找出深层次原因,从而促进民办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管理需要经费、人手、制度和办法,目前学前教育管理队伍严重不足引起专家热议。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说,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存在管理学前教育的人手不足。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苏婧介绍:为了完成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量特别大,任务格外重,确实存在人手不足问题。专家们建议:随着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必须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针对学前教育管理力量薄弱问题,专家们认为,政府部门要精简机构、简化职能,就必须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力量,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去委托管理,解决监管力量不够的问题。

    从管的角度,不仅对举办者资格要有严格规定,对什么样的人能当民办幼儿园的园长,也应该有准入标准。“不是随便挖煤或者卖白菜发财了的人都可以办幼儿园的。”专家们呼吁,必须鼓励和提倡教育家办学。北京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园长李晓静说,办教育为了挣钱还是挣钱为了办教育?如果办幼儿园就是为了挣钱,就会不顾教育规律,就会再次出现“幼儿被服药”这样的极端事件。

    民办幼儿园的属性问题,也是一些幼儿园面临的管理困惑和难题。民办幼儿园有个属性叫“民办非企业”,这个身份使民办园还要面临税务部门审查、收税之“管”。原国家教委专职委员郭福昌说,自己多次听到民办园反映“属性问题”,“不是企业,但又不是事业单位”。长期支持和研究民办教育的郭老说,“这个属性问题的解决可能得寄希望于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了。”

    要“管”,还势必涉及怎样规范民办园的回报问题。办幼儿园的出发点是什么?多少回报算合理?苏婧认为,不少学前教育机构举办者确实是想做一件有利于社会的事情。但也有的机构确实在举办过程中轻松地挣到了钱。什么样的回报是合理回报?郭福昌说:所谓的合理回报就是投资回报高于银行的利息,但是不能高于太多。专家们呼吁,在营利和非营利机构上,国家应当尽快推出法规,明确区分,实行分类管理。

    通过正面宣传和肯定,加强引导和鼓励,同样是对民办园的“管”。民办园也有闪光“金子”,有可敬可爱的好园长和好教师。郭福昌讲起去年义乌一所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奋不顾身保护孩子免遭歹徒伤害的事情时,至今感佩、激动。在参加民办园调研、与民办教师座谈中,苏婧了解到民办园教师也有自己的职业追求,认为其职业发展也应纳入整体规划。

    苏婧说,现在对民办园更多的是负面报道,其实在民办园中也不乏办园规范且有一定特色的,应该加大宣传,鼓励媒体深入挖掘树立民办园的典型,给民办园自信心和引领,这对民办园自身建设和整个社会形象的改善都有好处。

    宋文珍建议,政府部门在理念上应该坚持公办和民办一视同仁,但从管理上应该分类区别对待。要把民办学前教育纳入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管理职能中,纳入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考核中,这是减少民办园“出事”的重要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指出,对民办学前教育的管理有两个方面:外部环境和内部制约问题。要统一管理,政府可以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比如上海对幼儿园和家庭托幼机构就采用了不同的管理办法。民办幼儿园举办者一定要抱着开放办园的心态,不能拒绝外部监督和管理。

    北京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总园长朱敏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自主办园与政府管理的关系,把依法办园、依法治教落到实处。

    北京幸福泉创始人程淮指出,办好民办学前教育,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经营规律。要坚守教育核心价值,为幼儿一生幸福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坚守办园的底线,要在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取得合理回报。

    评!对幼儿园的评估不能一刀切

    民办幼儿园的质量问题和如何评估一直是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指出,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都不能忽视教育质量的问题,不管是营利还是非营利,办教育的根本不能违背。刘焱说,现在确实有这样一部分幼儿园,不在乎质量,找几个老师凑合来上课。加强外部监督和管理,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进行质量监督和评估。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所长苏婧提醒,园所规模扩大以后随之而来的是要注重内涵和质量的发展。民办幼儿园要站在这个起跑线上。

    但如何评估幼儿园的质量?特别是如何针对民办园的特点进行评估?李晓静建议,对幼儿园的评估不能一刀切,用一种评价的办法来评价所有的幼儿园,往往会导致弄虚作假。

    刘焱教授认为,对幼儿园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有多头管理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有质量评价标准本身的科学性问题。一个好的质量评价标准是可以普遍适用的,标准应当有不同的层次,即使很差的幼儿园也应该在上面能找到位置,不能一个标准在这里适用,到那里不适用。刘焱直言不讳地指出,评估要注重对教育过程的细致考察,现在有些地方定的指标太粗糙,没有行为标准,基本上都是把纲要上面的话抄一遍。

    大而宏观的评估标准给实际工作造成的往往只是困扰困惑而不是推动工作。李晓静建议,评估标准一定要明确,不能一个人来解读是A,另一个人来解读却是B。让人弄不明白标准在哪,不知道该怎么做。

    刘焱教授带着学生做了近10年研究,做出了一套评估指标,在一些地方试点,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只是在做研究,在河北唐山,给有的幼儿园打分比较低,开始很担心幼儿园不服气。但是大家看到了我们在幼儿园各个环节拍下的照片,有图有真相,按照标准来评价,没有一家幼儿园不服气。”

    苏婧认为,怎么做到以幼儿为本,是不是真正遵循客观规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到底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每个民办园长和教师必须思考、必须弄准确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自说自话,各搞一套。怎么把握住教育和办园最底线的东西,需要引导和引领。

    宋文珍建议,现在有的地方出台了有较高的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地方标准,这些好的做法可以提升到国家层面。同时,要建立对幼儿园质量和资质的动态监控,定期评估、年检与动态监管相结合,并要求幼儿园开门办园接受社会监督。

    扶!培训教师最迫切

    不少民办园教师素质堪忧。经常呼吁保护儿童权利的宋文珍认为,西安幼儿园让幼儿吃药事件,从儿童权利角度来讲是一个低级错误,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放弃了尊重儿童的爱心教育。有的教师是技能型的,会跳舞、弹琴,但是怎么跟孩子打交道,怎么帮助孩子,怎么跟孩子交流,这些能力非常差。扶持民办园发展,当务之急是解决幼儿教师的稳定问题、待遇问题,应该更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政府对民办园教师队伍的扶持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引导和规范。苏婧介绍说,有很多针对民办园的培训,如对民办园举办者、教师和保健医的培训等,而且要求很严格。北京市的手拉手项目原来是公办园和农村园,现在是公办园和民办园。

    为明幼教总经理张宏玲介绍,深圳南山区给公、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都发放从教津贴,为明幼教在当地的幼儿园有33%的教师都具备每个月获得1000元从教津贴的资格,这一政策帮助很多民办幼儿园解决了教师无序流动、归属感不强的问题,解决了长治久安的问题。为明幼教教学总监岳生全博士说,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增长很快,招好的教师也存在很大困难,刚毕业的教师需要后续的大量培训,但经常花了很多时间培训,教师却要跳槽。深圳的政策就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专家和园长们呼吁要重视幼儿园保健医生这个角色。李晓静和张宏玲认为,幼儿园保健医的重要性相当于副园长,全园的食品安全、流行病的防疫、健康档案的管理等等,工作量非常大,责任特别重。幼儿卫生保健特别重要,保健医生也特别重要,但是现在缺乏专门的幼儿园保健医生的培养和培训,民办园面临的一大困难是,难招到合适的保健医,也难以留住优秀的保健医。

    帮!解决民办园教师编制、职称能否另辟蹊径

    李晓静园长说,摆在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上的一个最大瓶颈,就是职称和身份认定问题,优秀的民办园教师得不到职称,已经成为一个影响教师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民办幼儿园教师全部和公办教师一样纳入职称评定体系、纳入编制管理,明显不现实。但是,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折中办法呢?能不能给民办园教师评职称,增加的教师待遇支出由幼儿园自己解决?

    为了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空间,一些比较大的民办教育机构实行了“内部粮票”的做法。为明幼教在自己22所幼儿园内部搞了一套职称评定体系。北京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每年投入收入的4%用于员工的在职培训和待遇增长,还通过实行园内评级办法,让京籍、非京籍教师在园内享有同等待遇。幸福泉在集团内部制定了教师“五彩路”专业成长和内部职称评定制度,设立了五级晋升体系。

    能不能针对民办园教师另外开通渠道评专业职称?苏婧提出,国外一些国家对幼儿园和教师的评价是行业协会在做标准、在实施,这点可以借鉴。刘焱教授建议,解决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称和待遇问题,行业协会同样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包括制定民办园教师职称的标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